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5 2025年10月11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事里的民族团结 社区中的“幸福密码”
——聚焦西宁和合文化系列报道之三十一

“李奶奶,您家屋顶不漏了吧?”“不漏啦!多亏社区上报协调,区建设局安排施工单位3天就把防水做完了,心里暖得很!”这段对话,发生在城西区彭家寨镇富兴路社区海湖安置小区。

“一句家常问候,折射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富兴路社区落地生根的生动场景。近年来,这个社区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创新载体,用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小事,把民族团结的‘幸福密码’写进各族群众的日常生活里。”城西区委统战部工作人员马慧玲这样对记者说。

社区党总支始终把民族团结工作放在党建工作的关键位置,成立党总支书记任组长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领导小组,敲定年度计划、明确责任分工,让民族工作有“路线图”、有“责任人”。定期召开专题会研究协商民族事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的“必修课”,组织党员深学细悟党的民族政策法规,在学思践悟中增强“五个认同”。

坚持将解决各族群众“急难愁盼”作为凝聚“五个认同”的关键抓手,富兴路社区用实打实的民生项目织密幸福网。今年以来,11件民生实事落地,3000余名各族群众直享实惠:海湖安置小区7栋楼屋顶防水改造完工,漏雨难题彻底解决;海湖逸景北侧断头路打通,10米铺砖人行道让出行脚步更轻快;朗悦新天地116户居民拿到房产证,悬心的事落了地;西山小区自建房下水疏通、人行道护栏换新,生活更省心。桩桩小事办进心坎里,各族群众获得感里攒着浓浓的认同。

积极构建“党建引领+网格治理”体系,激活“454”悦享富兴党建品牌动能,联动辖区党建联盟单位,吸纳老党员、志愿者等力量,织密107个微网格,配强10名网格长、37名楼栋长、100名单元长,常态开展“石榴籽”志愿服务。100余名在职党员下沉网格,开展11次帮扶、调解等服务;依托“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模式,联合司法所、民警等化解邻里纠纷18件,通过“有诉必应马上办”“未诉先办”机制协调解决矛盾纠纷60余件。“一站式”窗口高效服务养老、医疗等事宜,上半年办理各类事项600余次,群众满意度超99%,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富兴路社区以文化为桥,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建设,让“石榴籽家园”成为各族群众共居共乐的暖心阵地。元宵“飞花灯谜”里藏着邻里笑,居民趣味运动会上攒着党群情,端午包粽子时裹着民族谊……6场特色民俗活动串起烟火气,7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活动播撒同心种。如今,民族团结的种子已然在社区扎根发芽,开出各族群众手拉手、心连心的花,结出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果,邻里节成了最生动的“民族团结课”。(记者 徐顺凯)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