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国静)10月10日,海北州推进高原牦牛和藏系绵羊产业优质发展座谈会在西宁召开。通过座谈交流和学习借鉴,旨在进一步推动海北州在牦牛藏羊种质资源保护、养殖效率提升、产业链延伸、品牌塑造和科技支撑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院长刘书杰等行业专家,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作了主旨发言。
海北州作为我省高原牦牛和藏系绵羊的核心产区,也是牦牛藏羊优质、特色品种的保育地与供给地,拥有可利用天然草原面积4068万亩,耕地87万亩、存栏各类牲畜376万头/只/匹,全州68%的可利用草场为优良草场,有祁连山下好牧场、祁连白藏羊、野牛沟牦牛等一批农牧业生态资源品牌。
近年来,海北州坚持把高原牦牛和藏系绵羊产业作为基础产业、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着力构建“前端生产与良种繁育、中端加工与产业链延伸、末端销售与品牌输出”产业体系,实现了从传统畜牧业到现代产业体系的逐步转变,高原牦牛和藏系绵羊成为推动海北州生态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该州积极突出龙头带动,培育农牧业专业合作社322家,家庭农牧场403家,规模化养殖场75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5家,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5%,生态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能力不断增强。同时,注重品牌打造,健全“三品一标”发展体系,打造“祁连山下好牧场”绿色有机区域公用品牌,2586万亩天然草原、1.09万亩耕地、213万头/只藏羊牦牛通过绿色有机认证,培育“三品一标”农畜产品209个,开发特色农畜产品1000余种,“门源小油菜籽”“祁连藏羊”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刚察藏羊列入全国“一县一特色”品牌,“祁连藏羊”“祁连牦牛”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刚察青海湖牦牛”“祁连藏羊肉”等6类肉品获香港优质“正”印认证。如今,带着“海北标志”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走出省门、国门,其中,“祁连藏羊”直销澳门,门源蜂蜜出口日本、香菇菌棒出口韩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808万元,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