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字——冷!”回顾刚刚结束的国庆中秋假期,不少市民在社交平台发出感叹。
持续的阴雨和低温天气,让这个国庆假期充满了深秋的寒意,厚厚的外套成为人们出门的必备品。这种阴雨天气带来的“冷感”,预计至10月13日随着天气转折、晴好天气的出现而得以缓解。
多地遭遇连阴雨,假期日照严重“缺勤”
不少市民感叹:“这个国庆中秋长假,青海的太阳也仿佛‘放了假’。”记者从青海省气象局获悉,9月27日至10月8日,全省降水频繁,多地出现连阴雨天气,全省共出现三次明显降水过程,其中9月30日至10月1日的强度最大,超七成测站出现降水。
截至10月10日,同仁出现重度连阴雨,天数为11天,过程累计降水量达46.2毫米,门源、祁连、西宁、湟中、湟源、大通、民和、互助、化隆、循化、尖扎、共和12站出现轻度连阴雨,各站连阴雨天数均在6天以上,其中西宁、湟中、湟源、民和、互助、化隆总日照时间均不足1小时,阳光在假期里几乎成了“奢侈品”。
今年以来我省降水总体平稳局部偏多
尽管假期雨水较多,但从全年来看,青海降水总体仍处于平稳状态。省气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1月1日08时至10月10日08时),全省平均降水量368.7毫米,接近常年同期水平,局部地区偏多明显。
从地域分布看,降水呈现不均态势。海东市、黄南州和格尔木市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分别偏多11.8%、17.3%和11.6%,其余市(州)降水量与常年基本持平,其中海东市(402.9毫米)和黄南州(514.3毫米)降水量均创近5年同期第二高值。
全省降水极端性特征显现,共有45个测站累计降水量突破600毫米。湟中群加林场以864.2毫米居首,门源达坂山收费站北以810.5毫米次之。其中,湟中群加林场等8个测站降水量较常年偏多52.7%至108.0%,局部地区降水显著增强。
天气转折利好秋收,需抢抓农时
近期持续的阴雨寡照天气,给东部地区秋收生产带来不利影响。据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截至10月9日,全省农作物秋收面积达684.67万亩,完成总播种面积的79%,其中粮食作物收获进度达84%,当前秋收生产进入关键阶段。
10月11日至10月12日,民和、循化、贵德、同仁等多地农业区气象条件仍不适宜或较不适宜进行抢收、打碾和晾晒作业。
气象部门提示,此次连阴雨过程将于10月13日基本结束,全省大部将转为晴或多云天气。各地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天气转好后抓紧农时,及时开展秋收和秋种工作。
(记者 文月婷 通讯员 赵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