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04版)亲自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中国和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开展数千个合作项目,拉动上万亿美元投资;
…………
如头雁领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率领全党以苦干实干的姿态,将经济工作的宏伟蓝图,一笔一画镌刻成神州大地的生动实景。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
1990年,习近平同志曾写过《滴水穿石的启示》;2006年,又写下《抓落实如敲钉子》。
认准的事情,便锲而不舍“钉”到最后,不成功决不罢休,这是总书记抓工作的定力、韧劲和方法。
以“挺进深水区”的决心,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咬定青山”的执着,在蓝天碧水间绘就生态文明画卷;以“一个也不能掉队”的担当,久久为功推进共同富裕……
锲而不舍抓好落实的背后,是功成不必在我的为政之道,更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恒心恒力。
“我们必须走在时间前面,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以百年、千年为计”“我们要牢记一个道理,政贵有恒”……以大历史观把握规律大势,习近平总书记的时间哲学里,有时不我待的紧迫,也有时间在我的笃定。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发展道路上,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智慧和力量。
“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2020年9月,湖南长沙,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
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扶贫干部、农民工、快递小哥、网店店主……来自各方面的基层干部群众代表齐聚一堂,10名代表先后发表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两个多小时的座谈中,习近平总书记同每一名发言代表都进行了交流。
正确的道路从哪里来?从群众中来。
今年上半年,“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展网络征求意见活动,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311.3万条。
“充分吸收干部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
多地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性;自贸试验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形成一批制度创新成果;浙江“最多跑一次”、天津“一枚印章管审批”等地方经验推广全国……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推动一次又一次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历史从不记录虚声,只铭刻足迹。
眺望通往强国复兴伟业的前路,惊涛骇浪不减,险滩激流尤甚,但时与势始终在我们一边。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指引下,亿万人民齐心奋进,中国经济航船沿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向前,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