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宁亚琴 摄影报道)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推动青海省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提升文化影响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展现互助县丹麻镇的乡土风情与振兴活力,由省文化馆、省文化馆协会主办,丹麻镇人民政府承办的“大地起欢歌·丰景绘丹麻”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秋季示范展示活动,10月14日在互助县丹麻镇文化广场精彩上演。
欢快奔放的暖场节目百人安昭舞拉开了此次村晚的序幕,让大家瞬间感受到了土族儿女欢庆丰收的喜悦。作为丹麻镇的文化符号,安昭舞跳出了新时代农民的自信自强,更舞出了我们赶上好时代的美好愿景。“花儿”一唱,满堂欢畅!花儿唱家虎文兄高亢委婉的歌声里,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感染力,不仅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更藏着各族儿女守望相助的美好心声。歌曲《吉祥青海》《幸福家园》《走进新农村》礼赞时代变迁,歌颂了家乡之美,唱出了河湟家园文明与和谐,唱响了乡风文明的主旋律。彩虹互助著名歌手扎西演唱的歌曲《多情的丹麻滩》《彩虹净土》仿佛带人们走进了丹麻的诗情画意中,切实感受到彩虹这片净土的澄澈与祥宁。多个以互助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为题材的舞蹈展现了金秋时节麦浪翻滚、丰收在望的欢乐场景,他们用最真挚的情感诠释着乡村生活的美好变迁,传递着土族儿女对幸福生活的无比热爱和丰硕成果的喜悦之情。活动现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氛围格外浓厚。在“赏乡土风情·享乡村好物”展示区域,非遗特产、民俗手工艺品琳琅满目,有丹麻特色土族盘绣、剪纸、香包等手工艺品,还有酩馏酒、洋芋粉条等特色美食和农产品,传统非遗成品展示——擀毡、河湟彩绘正在静静述说着丹麻的匠心与丰饶。
此次村晚活动以“传统文化、民间艺术、青海民俗、村歌、村舞、村艺”为核心,以文化传承为纽带激活乡村活力,打造兼具民族特色与时代相融合的精神文明,旨在助力乡村建设全面振兴,着重体现群众演、群众看、群众乐的特点,让村民从文化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从观众变为主角,通过自编自演的百人安昭舞、曲艺弹唱等节目,展现了老百姓日常生活与心声,满足了群众对娱乐、社交和自我展示的需求,提升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搭建起文旅融合的桥梁,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与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