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宁亚琴)“我就是想关个会员,怎么钱就没了?”60岁的李阿姨(化名)坐在市公安局城东分局反诈中心,手里攥着手机,声音里满是委屈和懊悔。短短1个小时,她银行卡里的26138.74元不翼而飞,而这一切的开端,只是一个自称“抖音客服”的陌生电话。
据悉,9月1日,李阿姨正在家刷手机,一个陌生来电突然响起。电话那头的人语气礼貌又专业:“您好,李女士,我是抖音平台客服,您之前在我们平台开通了年度会员,每年会自动扣除800元会员费,现在联系您确认是否继续开通?”李阿姨一听就懵了:“我没开过户啊,肯定是弄错了!”对方立刻“贴心”回应:“可能是您之前误点了开通按钮,没关系,我现在就能帮您关闭自动扣费,但需要您配合操作一下。”对方让李阿姨打开百度,下载“办事通”视频会议APP,说这是“抖音后台专用的关闭权限工具”。李阿姨没多想,跟着指引完成了下载。打开APP后,对方又说“发现您的银行卡开通了免密支付,必须先关闭才能停会员”,让李阿姨依次输入银行卡号、支付密码。李阿姨犹豫了:“关免密要输支付密码吗?”对方立刻解释:“这是银行要求的验证步骤,输完密码才能锁定免密权限,钱不会被扣走。”李阿姨半信半疑地输了密码。密码输完后,对方又以“身份验证”为由,让李阿姨反复进行刷脸操作。直到第3次刷脸时,李阿姨突然觉得不对劲:“怎么关个会员要这么多次验证?”她立刻挂了电话,查看银行卡内的钱一看——26138.74元全没了!这时她才反应过来,自己被骗了,赶紧报了警。
警方揭秘“陷阱”:骗子的这种套路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认知习惯,每一步都踩在“信任点”上:骗子一上来就报出受害者的姓名、手机号(很可能是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个人信息),再加上“抖音客服”的身份,让老年人觉得“对方连我名字都知道,肯定是真的”。尤其是提到“自动扣费”,老年人最怕“冤枉钱”,很容易被“帮你关闭”的话术牵着走。而“陌生 APP”藏猫腻,披着“工具”外衣控制手机,而且把“免密支付”当借口,用“合理化解释”骗密码,直到完成转账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