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在城北区民惠城小区租住的房屋,由于中介未能按时将房租交给房东,现在房东向物业申请对房屋进行停水停电,严重影响了我的日常生活……”
有诉必应马上办,城北区朝阳社区接到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转办的群众反映后迅速介入,为房东及租客双方进行沟通调解,高效处理了此次纠纷。
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把“群众呼声”变成“满意掌声”,近年来,朝阳社区积极推进“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创新工作,不断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社区的真情付出与扎实行动,切实提升了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一壶热水”与多方联动
日前,市民李先生拨打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称自己通过某中介公司在民惠城小区租下一套房屋,并一次性将半年的房租、物业费以及水电费支付给了中介,目前已经居住了三个月。然而,中介公司未按期履行合同,将第一个月的费用转交后,后续两个月并未将租金转交给房东,造成了房东与租客的意见分歧。因迟迟未收到房租,房东向物业部门申请断水断电,导致租客李先生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希望有关部门介入协调。
朝阳社区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情况后,社区党委书记第一时间与民惠城物业沟通,提出了人性化的临时措施:“希望物业先为居民的家里提供可以饮用的热水,保障居民基本的生活需求。”“一壶热水”,暂时缓和了紧张的气氛。
“稳定双方情绪只是第一步,关键还是要解决问题。”朝阳社区工作人员王雅洁表示,随后社区联合朝阳街道办事处矛盾调解中心、祁连路派出所民警及物业工作人员组织房东与租客沟通,最终双方同意面对面调解。
情理交融,合法途径解决问题
调解并非一帆风顺,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双方都曾报过警,在之前的调解中,中介公司同意将余款退还给租客,因此房东认为合同已经终止,租客应当搬离。而租客则表示,中介公司无法联系到,自己也未收到退款。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因此房东采取了停水停电的措施。
面对僵局,工作人员不断安抚双方情绪,避免出现过激行为。社区工作人员耐心向双方说明,理解各自的经济损失,但采取断水断电的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同时,工作人员了解到,房东与租客与中介公司签订的合同不一致,建议双方通过司法途径解决争议,街道可以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工作人员也将法律顾问的联系方式提供给双方,引导他们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最终,在多方协调下,双方同意各退一步,房东与租客不再通过中介租房,由双方自行签订1个月的租赁合同,给予租客缓冲时间并维权。双方承诺,在此期间恢复水电,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
把一桩桩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里
一场激烈的矛盾纠纷,最终以双方握手言和告终。问题解决后,朝阳社区工作人员当场询问投诉市民是否对处理结果满意,市民对处理结果表示认可。
王雅洁表示,朝阳社区积极落实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创新,用心用情办好群众可感可及的关键小事。社区持续推进城北区“四元四色”工作机制,依托“网格—社区—街道—区”四级问题排查体系,以“红、橙、黄、蓝”四色预警机制,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上下联动、快速响应。同时,朝阳街道持续深化“幸福里”建设,将居民诉求快速落实到行动中,将“诉求声音”转化为“幸福强音”。
据统计,今年第三季度,朝阳社区已快速响应并处理“有速必应”案例87起,切实提升了基层服务效能与居民满意度。
(记者 文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