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阿姨,您之前问的赡养问题,民法典里明确说了,子女有法定赡养义务,不仅要给钱,生活照料也得跟上……”清晨,李艳刚结束晨巡又敲开了独居老人张安花的家门。作为海东市乐都区七里店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更作为居民信赖的“巾帼法律明白人”,这样的“家常普法”,是她五年来从未间断的日常。
“八五”普法启动后,“让法律走进日常”成为李艳的工作信条。她深知,基层法治不能只靠生硬的条款灌输,得用居民听得懂的话、接地气的方式靠近群众。为此,她牵头组建起一支由党员、退休干部、居民骨干等20余人组成的普法志愿服务队,自己带头当起“楼栋宣传员”。“李书记讲法不绕弯,听着就跟拉家常似的,记心里了!”居民李克兄说,上次他和务工单位起了工资纠纷,正是靠着李艳教的“劳动仲裁流程”,顺利拿回了欠薪。
纠纷调解是李艳日常工作的“重头戏”。社区里家长里短的矛盾,看似琐碎,却关乎邻里和睦。她在社区设立“法律明白人调解室”,坚持“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有一次,一住户家中因水管破裂漏水,导致楼下居民家墙面受损,双方为赔偿金额争执不下。李艳接到求助后,第一时间入户查看情况,一边安抚双方情绪,一边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相邻权”相关条款,用“远亲不如近邻”的情理结合法理耐心劝说。最终,经过两个小时的沟通,双方握手言和,签下调解协议。这样的调解场景,在李艳的工作中几乎每周都会上演。
除了日常普法和调解,特殊群体的精准帮扶,是李艳法治工作的另一个重点。她给社区的独居老人、残疾人、困难家庭建立了“法律帮扶档案”,定期上门走访,提供“定制化”法律服务。社区残疾人马师傅曾因交通事故理赔受阻,一度情绪低落。李艳得知后,主动联系法律援助律师,帮他整理证据、对接保险公司,还全程陪同参与调解,最终帮马师傅拿到了合理赔偿。“法律不仅是冰冷的条款,更要温暖困难群众的心”,李艳常说。她还针对老年人融入困境,积极搭建社区“银龄学堂”,定期开展防电信诈骗专题讲座,结合真实案例拆解诈骗套路,帮助老人筑牢反诈“安全防线”;为留守儿童开设“法治夏令营”,通过情景模拟、法律故事分享等生动形式,将抽象的法律知识转化为易懂内容,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尊法守法的种子。
为了让普法更“活”,李艳还创新推出“党建+普法”模式,打造“党员带头、居民参与”的普法格局。她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法律讲座、法治文艺演出,把婚姻家庭、消防安全等法律知识融入生活中,让居民在欢声笑语中学法;在社区宣传栏、微信群开设“法治微课堂”,定期推送法律常识、典型案例,让普法随时可及。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我最鲜明的行动坐标。”李艳始终践行着这句话。从清晨的入户普法到深夜的纠纷调解,从宣传册上的法律条文到居民心中的法治信仰。在七里店社区,这位“巾帼法律明白人”的日常坚守,正让法治温度浸润每个角落,筑牢社区和谐的“定盘星”,守护着万家灯火的平安与温情。
(记者 悠然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