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设施不够明亮的场站增加了路灯;遮挡房间采光的树枝被修剪了;被污水渗透的地下室清理干净了……群众事,无小事。一个个群众小小诉求得到快速解决的背后,是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创新工作的全力推进,是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诉求的快速反应,是各部门、各单位将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深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案例。
66盏照明灯上岗,公交枢纽站亮起来
位于西宁火车站的公交枢纽站有7个进车通道,承担着我市大部分公交线路的运行和火车站乘客的分流运输工作。近日有市民反映,公交枢纽站内照明不足,天气不好时能见度低。接到转办信息后,西宁公交集团至公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至公物业)派出工作人员核实情况后进行研判,确定这里需要安装66盏照明灯,考虑到环保等因素,工作人员选取了适合隧道照明的探灯。说干就干,一场“光影焕新”行动实施,由于是高空作业,施工时间只能选择在公交车收车后的夜间,经过重新布线,仅用了一个星期,66盏照明灯全部安装到位,公交枢纽站明亮了起来。随后,工作人员对枢纽站的配套服务设施进行了完善,在枢纽站安装了护栏、线路导向牌,规划了斑马线,并在每个通道内设置了安全引导员,真正做到了人车分流、安全有序。
及时修剪,树木遮挡采光问题解决了
近日,南川公交小区8号楼住户向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今年雨水多,窗前的大树长势茂盛,已经遮挡了房间的采光,影响了住户正常生活。接到转办信息后,至公物业行动起来。经实地排查,不仅小区8号楼存在树木遮挡住户房间采光情况,9号楼、10号楼、11号楼4栋楼有13棵树木都影响了住户家中的采光。“心中有数”后,物业快速向社区及绿化部门进行申报,审核通过后工作人员对13棵树木进行了修剪,经过前后两次修剪,做到了让居民们满意。
至公物业承担着5个小区和市区所有公交场站的物业管理工作,面临着物业管理范围广、人员少、事情多的困境。物业在全力做好服务上下功夫,构建起了“需求洞察—靶向施策—长效跟踪”的闭环管理机制,推动班子成员下沉一线,化身“民情侦察兵”,深入管辖住宅小区、公交枢纽站开展“地毯式”走访,梳理形成高频民生问题清单,涵盖绿化遮光、照明盲区、设施老化等方面问题,为精准治理提供靶向指引。目前一个个问题得到解决,物业的工作获得了居民和场站的好评。
(记者 一丁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