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张璐 通讯员 岩子 摄影报道)施底肥、铺春膜、耙耱地、忙耕种……2月7日,记者走进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河沿村,勤劳的村民已经走进田间抢墒开犁耕种,“哒哒”的机器声和村民忙碌的身影在黄河岸边绘出一幅人勤春早忙耕播的农事新图景。
“我这里有2亩水浇地,今年全部要种油菜,现在抓紧种完后,就准备外出务工。”在村民马存子户的地里,一家人正忙着种油菜,马存子户告诉记者,家里的2亩地每年就种个口粮,增加经济收入主要还是靠外出打工。这两年受疫情影响,马存子户外出务工也没挣到多少钱,现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外出务工渠道通畅了,待种完庄稼后马存子户打算去西藏自治区找活干,估计一年下来也能挣到四五万元的收入。
“我们河沿村之所以播种早,一方面是这里气温回升、耕层解冻早,另一方面,村民都想着抓紧种完后外出务工。”河沿村村委会主任郭福生保指着眼前渐露湿气的耕地土壤告诉记者,河沿村的土质粘性大,地面刚消冻时就得赶紧把种子种进去,等到耕作层全部解冻后,地面过于潮湿,机械碾压或人工踩过后几乎成了泥巴,就无法进地播种了,即便耕种也会影响庄稼出苗,因此,眼下正是最适合播种的时节。今年,河沿村从2月6日就开始进入春耕期,只要天气晴好,春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在这一两天就能完成播种,再过一段时间就开始点播玉米。
千事万事,饭碗是大事。民和县始终将春耕生产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全县计划完成总播种面积4.41万公顷。目前,民和县已调运储备化肥1000万公斤、良种110万公斤、农药0.5万公斤,农户自留串换良种1500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