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4 2023年3月17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省多措并举防范“熊出没”

本报讯(记者 师晓琼)近年来,随着我省各地野生动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和持续深入,各类野生动物种群数量逐年呈恢复增长态势。与此同时,藏棕熊、雪豹、狼等野生动物特别是藏棕熊造成群众人身财产损失的事件日益增多。随着春季气温回升,藏棕熊冬眠过后觅食活动日益频繁,熊害事件也将出现高发态势。

为保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避免和减少人身伤害及群众财产损失,近日,我省采取多种措施做好藏棕熊防范工作。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强化责任担当,从保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强化预警防范,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预防预警工作,有效发挥生态管护员、牧民群众、民兵力量预警前哨作用,形成信息畅通、反应迅速、行动有效的联防预警机制;全面提升预案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确保事发时应急队伍能拉得出、调得动,处置有力有序有效。全面做好保险试点,各县(市、区、行委)安排专人积极配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分公司在各县(市、区、行委)开展理赔工作,进行野生动物致害保险的调查取证、赔偿受理、资金核算兑现、档案建立等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全面加强宣传教育,多种形式扩大宣传,以具体案例教育警示群众,引导群众自觉提高主动防范意识。

同时,教育引导牧民群众在放牧转场的居所内,不存放易被棕熊找寻的食物资源,加强人居环境整治,集中处理厨余垃圾,防止随意丢弃生活垃圾给棕熊提供食物诱饵。各级林草部门要根据棕熊种群数量、分布、致害发生等情况,按照特许猎捕证核发规定按程序报批,科学组织开展棕熊种群结构调控工作,指导有条件的乡、村成立群众联防队,承担巡护巡防、互通信息、相互预警、联合防范等职能,在棕熊频繁出没的区域设立醒目的警示标牌,印制防范棕熊宣传材料,提醒群众注意防范。此外,倡导多人联合出行,避免单人放牧、采挖虫草等活动。如突遇棕熊时要冷静处理,不要大喊大叫和盲目逃窜,可面向棕熊缓慢后退,避免过激行为招致棕熊袭击致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