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7 2023年4月12日
综合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一体化融合 实现智慧河长

本报讯(记者 张国静)如何用“智慧”守护一湖碧水,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尽享“诗与远方”?在城西区,已投入使用的“巡河APP”实现了河长制管理走向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有了这个‘APP’后,对我们巡查员来说,不仅减轻了工作压力,而且能在手机上精准到具体位置,发现不文明现象或者其他问题,可以直接点对点及时处理。”巡河员何象团说。

记者从城西区自然资源局获悉,为全面提升河湖保护管理水平,近年来,城西区加大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手段,应用在河湖及岸线动态监控方面,通过丰富完善河湖监管手段,推动河长制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转变,打造了“智慧河长”。其中,通过无人机核查、视频监控、现场巡查,电子视听宣传教育,公共河湖管护信息公示发布等多种手段,构建了一体化的协同河湖健康动态监控融合体系,初步建成我省首套示范意义的南川河智慧管护体系。

“城西区辖内河流众多,河道管理保护任务繁重,巡河过程中存在因环境、时间限制而产生的巡河效率低、监管不全面和预警手段不足等诸多问题。”城西区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补足工作短板,城西区率先提出智慧南川河信息化项目及水利云技术支撑下的河长制信息平台应用,通过市区街道三级河长使用手机APP巡河,提升河长制工作信息化、科技化水平。

记者采访了解到,“巡河APP”是一个行走的河道信息平台,录入了市区内所有河流段信息,使用APP即可记录巡查日期、人员、区域、发现问题等相关信息。手机开通巡河APP后,巡河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发现问题可以拍照并及时上报。此外,城西区建立了覆盖广、清晰度高的视频监测体系,对河道保持24小时全天候的高清视频监控,让河长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