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娜仁)5月10日,记者从市健康教育所获悉,立夏已至,市民要重点防范8种疾病。
新冠病毒感染
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介绍,目前国内疫情总体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五一”假期后局部地区疫情可能会出现小幅的反弹,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可能会有所增加,但出现区域性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不大。重点防控场所为学校、托幼机构及福利院、老人院等集体单位。
专家提醒市民要做好防护,日常要坚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一米线这“防疫四件套”。每天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避免带病上学或上班,视情况及时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身体疼痛、寒颤、疲乏、腹泻、呕吐等症状。近期我省主要流行株为甲型流感病毒(H1N1)。
预防流感要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口鼻。家中、托幼机构、学校班级等场所每天尽可能保持开窗通风。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应避免带病上班、上学,接触家庭成员时须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儿童常见传染病,多发年龄为5岁及以下婴幼儿。多数患儿以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要临床表现。5月将进入手足口病疫情流行高峰。重点防控场所为托幼机构。
预防手足口病,要勤洗手,居室应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建议在疾病高发的季节,尽量少带孩子到人多拥挤处玩耍。经常清洗、消毒孩子使用的餐具、奶瓶、奶嘴、玩具等生活用品。留意孩子口腔、手、足、臀部等部位是否有疱疹或皮疹,如有,应尽早就医。手足口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应避免亲密接触病人,不建议跟病人拥抱或分享玩具、餐具、洗浴用品等,避免感染。
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
麻疹、风疹、水痘存在局部出现聚集性疫情的可能。重点场所为学校聚集地等。学校等集体单位应落实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开窗通风及日常消毒等相关疾病预防控制措施。一旦出现病例,须及早严格隔离病例、及时消毒、及时报告,并配合做好防控措施。
麻疹病人原则上隔离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部感染者延长至出疹后14天;风疹病人隔离至出疹后5天;水痘病人需隔离至全部皮疹完全结痂干燥,既往接种过水痘疫苗的部分患者可不出现疱疹,只出现斑疹和丘疹,应隔离至24小时内皮肤、黏膜没有新损伤(斑疹、丘疹等)出现。
食物中毒
五月,随着气温回暖,湿度上升,各种细菌大量繁殖,各类野生植物逐渐成熟,是细菌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
市民应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外出选择正规的、卫生环境良好的餐馆就餐;在家加工食材注意生、熟分开。食物要煮熟煮透,生吃蔬果要洗净不喝生水。注意个人手卫生,清洁消毒,不随意采食野生植物、不饮用自制药酒:不随意或“凭经验”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野果、野菜等,不要随意饮用自制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