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郝志臻 通讯员 陈桔红)沃野千里麦苗青青,道路环境干净整洁,乡村产业兴旺发达……行走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的乡村田野,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今年以来,一场由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共同建设新农村的大合唱在中川乡全面奏响,走出了一条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以组织建设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
中川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产业为本,项目为王,注重储备谋划“高、特、优”项目,积极推行“党支部领办企业”模式,实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品牌培育工程。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峡口为中心,民主村金丝皇菊产业链、峡口村冷水鱼养殖、前进村有机蔬菜种植、光明村饲草料加工、河西村牛羊养殖的特色产业格局,建立村集体经济收益动态管理长效机制,为持续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大力实施乡村治理“六大工程”,深入推进平安中川、法治中川、和谐中川建设,结合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实乡、村、社三级联防、十户联防网格化管理运行模式,持续配齐配强村上矛盾协调员,构建村负责人、矛盾协调员、司法专业人员组成的矛盾化解组及法律宣讲团,加大“以案说法”“现身说法”力度,进一步普及法治教育,增强群众依法办事理念。
中川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党建引领村规民约制定,通过党支部引导,全乡21个行政村把移风易俗、革除陈规陋习纳入村规民约。同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开展移风易俗工作,挖掘和培育土族纳顿、刺绣等蕴含优秀传统文化的地方特色元素,全乡共组建理论宣讲、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科技科普、卫生健康等志愿服务队伍50支,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作用,坚决抑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人情比较等陈规陋习,助推乡风文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新期待、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