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6 2023年6月7日
今日聚焦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清河畅岸绿景美河湖安澜

发布人: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鲁青和

近年来,我市致力于水资源利用、水安全保障、水环境保护、水生态治理等工作,河湖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感直线上升。5月27日,我市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获得了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的最高荣誉称号,闯出了一条青藏高原半干旱重度缺水地区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具有西宁特色的节水实践之路。

在发布会上,鲁青和表示,自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市坚持“生态为要,清水为魂”,认真践行兴利、除害、保护、治理行业职责,严守水安全保障底线、水生态保护红线、水资源开发利用上线,为推动西宁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贡献水务力量。

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落实国家节水和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强化农业节水增效,完成18个万亩灌区农业水价改革和部分灌区节水改造工作,其中北川渠灌区被评为国家级节水型灌区,灌区总惠及面积57.43万亩。深化工业节水减排,引导工业企业实施节水技术改造,推进企业内部用水梯级、循环利用,争创节水型企业和节水型工业园区。优化城镇节水减损措施,持续推进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降低供水管网漏损。截至目前,全市706家单位、268家小区和20家工业企业分别获得省级节水型单位、小区和企业称号。

水安全保障有效提升

全力配合省水利厅推进引大济湟工程建设,实施北干渠、西干渠工程田间配套项目。南川供水工程、大河滩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有序推进,水安全基础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成功申报大通县水美乡村建设国家试点项目;湟中区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顺利完工,初步建成集防洪、景观、生态于一体的生态水系;实施中岭、胜利等4座水库除险加固,确保全市21座水库健康运行……通过实施一系列项目,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安全筑牢基础。

扛起知河巡河治河护河责任

随着市委书记、市总河湖长,市长、市副总河湖长先后下达《关于开展全域创建幸福河湖行动的命令》《关于打赢湟水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的决定》,全市河湖长制工作从体制上、制度上、机制上得到了全面加强,各级河湖长月巡河次数超6000次,巡河里程超5000公里,切实扛起了知河、巡河、治河、护河重大责任。率先完成全市75条(段)河流划界工作,岸线总长达2873公里,搭建云谷川河流数字孪生模型,推动河湖管护实现数字化。

以水生态修复持续发力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河湖库水系连通、水生态治理、国土绿化提升等项目,治理水土流失102平方公里,水土保持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同时,在全省率先探索生态清洁小流域创新模式,统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本改善项目区生态面貌、加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壮大乡村产业等目标任务,切实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到实处。 (记者 张国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