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喜
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牢记“省之大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为“守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大后方”提供了强有力的自然资源要素支撑。
推动建设高原“绿谷”城市
全面落实“一核两轴、两屏三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编制完成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并逐级上报省政府、自然资源部审查。优化完善“一芯两屏三廊道”的生态保护格局,全面提升生态人居环境品质。积极谋划《西宁市高质量发展近期实施规划》编制工作,推动构建与“三区三线”管控要求相适应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探索西宁高原“绿谷”生态共同体实践路径,高质量完成《西宁市高原“绿谷”城市规划研究》,推动建设“三生空间和谐共融、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的高原“绿谷”城市。
严格耕地用途管制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压实各县、区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稳步推进县、乡、村三级耕地保护“田长制”试点,统筹实施年度土地开发整理及耕地后备资源挖潜项目5项,预计可增加耕地2000亩。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纵深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完成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西宁市生态环境综合整治13处问题图斑整治和销号工作,积极开展整治成效“回头看”及“三补”工作,进一步加强后期管护和生态环境监测,持续巩固综合整治工作成效。切实扛起矿山生态修复责任,有序推进3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坚持标本兼治,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避让搬迁和综合治理,争取省级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8658.70万元,用于23项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力争从根本上消除地质灾害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扎实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完成北川河、西山林场等重点区域自然资源登记单元预划分及权属调查工作,为更好支撑自然资源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和严格监管打下坚实基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编制完成市级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初步成果,积极配合完成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东部湟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竞争性评审答辩工作,相关工程实施后,将进一步促进全市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的整体改善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全面增强。
(记者 张弘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