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6 2023年6月7日
今日聚焦
放大 缩小 默认
谋城市长远发展做精品民生项目

发布人:市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毅

“我市人均道路面积从2015年底7.23平方米增加至目前的12.61平方米,市区交通拥堵指数下降62.4%。根据2022年住建部城市体检第三方评估显示,我市建成区高峰期平均机动车速位居全国59个样本城市第10位,城市道路网密度达到5.6公里/每平方公里,排第21位。”刘毅介绍说。

今年以来,市城乡建设局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紧围绕“打造宜居、韧性和智慧城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目标,谋城市长远发展,做精品民生项目,抓行业综合治理,城乡建设事业稳步发展。

构建路网联通、交通畅达城市新格局

近年来,市城乡建设局相继建成凤凰山快速路、园树立交等一体化快速路,新增了多处南北高速下线口,城区内海湖路跨线桥、群星路下穿、湟中路下穿通道等一大批重大民生工程落实落地。今年将持续推进通海大道、时代大道南延等城市主干道路网建设,围绕南北骨干路网及北部片区道路优化,开展宁大路拓宽改造、小桥大街地下通道、南山路立体化改造、教育园立交、团结桥等项目研究,全力推动城市扩容提档,构建路网联通、交通畅达城市新格局。

697个乡村13个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24010户(2016年以来至今),累计建成高原美丽乡村697个,美丽城镇13个(2014年以来至今),实施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31762户(2019年以来至今),乡村面貌大幅改善。今年,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推动86个美丽乡村、7200户农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2个美丽城镇建设,真正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到乡村建设中,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

坚持人民至上促进城市精细化治理

注重城市建设“内外兼修”,将大生态、大海绵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先后实施了建国大街、南北大街等地下老旧管网提升改造工程,不断提升城市韧性。今年,将按照陈刚书记“以绿色发展为目标,久久为功做好城市建设工作”的批示要求,组织实施新宁路、黄河路等17条道路、12个燃气管网老化更新改造项目和45公里地下管网提升改造建设项目,切实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生产生活方式主打“绿色低碳”

2022年,我市成功入选国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获得21亿元的中央专项资金支持,率先在一区两县开展“煤改电”试点示范项目。今年,北方清洁能源取暖项目由试点全面铺开,主城区大力发展集中供暖,县区城区稳步发展热电联产供暖、工业余热供暖等,农村地区重点推进“煤改电”“太阳能+供暖”等,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将全力推动建筑业绿色发展,严格落实建筑工地安全文明施工和大气扬尘治理等标准措施,持续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助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记者 张弘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