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红的辣子、翠绿的葱花、爽滑劲道的酿皮……一碗特色酿皮刚端上桌,食客们就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虽说有人被辣子呛得咳嗽连连、眼泪直流,但酿皮嫩滑的口感,依然诱惑着一拨又一拨食客前来,品尝这一碗美味。
有句话说得好:“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面对美食,谁能够忍心错过这一场酣畅淋漓的邂逅?华灯璀璨、美食荟萃,6月25日晚,在唐道·637游客“闻香而来”,品文化、赏美景、尝美食……2023西宁河湟文化旅游艺术节——青海地方特色精品美食展暨第五届西宁美食季活动正式开幕。
打造美食旅游新“IP”
青稞糌粑、牛头宴、肥美手抓……一道道精美的菜品呈现在游客眼前,让游客垂涎三尺,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档口一字排开,烤羊肉、酿皮、酸奶、甜醅等美食在璀璨的灯光下格外诱人。每个档口前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在美食展示区,一条红烧牛肋条横跨在两块雕刻过的南瓜之上,仿佛一座拱桥,与不远处一颗硕大的牛头遥相呼应,结合散落于台面的各色菜式,美食制作者匠心独运,令人眼前一亮,由西瓜雕刻的“生态青海、生态美食”突出了此次美食节活动的主题,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美食展示区共有26家饭店、美食机构参展,采用原生态无添加的原材料制作出精美美食,供市民和游客品鉴。
爱上一种味道,记住一座城市!在西宁,可以尽情品味河湟美食、高原美食,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马海龙说:“西宁是一座包容性极高的城市,以美食为例,几乎青海所有的特色美食都可以在这里‘一网打尽’。”西宁自古就是一座移民城市,人文的多样性、文化的包容性、地域的特殊性、交通的便利性融为一体,成就了西宁别具一格又富有特色的美食文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日常饮食不再满足于吃饱,更要吃好、吃得有品位。尤其是外出旅行时,品尝当地的特色风味美食成为旅游的一项重要内容。旅游消费离不开“吃住行游购娱”,而“吃”在其中逐渐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以美食为媒,打造美食旅游新“IP”,吸引更多游客纷至沓来。
艺术节成“热销”西宁新手段
技艺精湛的面塑,特色鲜明的加牙藏毯,底蕴厚重的一体银壶、琳琅满目的青绣产品,历史悠久的皮绣……在非遗展示区,游客也争相观赏,“这个戏曲盔头是什么材质制作的?现在没有传男不传女的观念吧,一定要传承下去才有意义……”在非遗作品戏曲盔头展示区来自北京的游客何先生一边赞赏作者巧夺天工的手艺一边感叹道。
近几年,西宁立足自有资源优势,充实完善河湟文化传承展示基地功能,全方位呈现河湟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发掘具有河湟印记、文化涵养、乡土风情的优质文旅产品,越来越多的游客因为被文化吸引而来到西宁。
而作为重要的旅游节会,河湟文化旅游艺术节已成为“热销”西宁新手段,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在提升西宁国际国内吸引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及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举办西宁河湟文化旅游艺术节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扛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省会担当,激发文旅消费活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对提升“中国夏都·幸福西宁”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具有重要意义。(记者 张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