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悠然)为及时有效调处化解涉及校园的各类矛盾纠纷,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西宁市结合实际,积极推进校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以来,全市共调解校园纠纷146件,调处成功138件,成功率达到95.17%。
不断创新实践,开辟解决校园纠纷的新途径。针对校园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指导五区二县成立了校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市、县(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设立了“青少年服务窗口”重点协调处理涉及校园的各类矛盾纠纷,使校园矛盾纠纷化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充分发挥,使大量矛盾纠纷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推动全市教育工作和谐发展。
夯实工作基础,开展校园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结合实际,确定了校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范围、工作原则、工作程序、工作制度和保障措施,建立了有利于形成化解校园纠纷的长效工作机制。今年全市共举办校园调解员集中培训班21次,培训校园调解员980人(次)。
突出重点领域,矛盾纠纷调处效能得到明显增强。坚持抓小、抓早、抓苗头,确保矛盾纠纷底数清、情况明,掌握矛盾化解的主动权。在全市各中小学校设立了校园纠纷信息员,充分发挥纠纷信息员的作用,密切信息沟通,增强矛盾纠纷的预警性和及时性。
坚持普调结合,人民调解工作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今年以来通过校园法治讲堂、邀请法律专业人士开展法治进校园等宣讲活动241次,切实提高校园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发生,使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