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县委副书记、副县长 李云
走进李云办公室,办公桌的正对面,是一张大通县地质图。地图上的沟沟道道、山山水水便是他的思绪所系。2021年6月,他作为新一批东西部协作干部中的一员在南京集结出征雪域高原。告别江南水乡的柔美,迎接雪域高原的壮美,用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开启了新时期“宁宁协作”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两年来,他跑遍了地图上的每一处,通过调查研究,准确掌握了基层群众需求,进一步明确东西部协作下一步工作方向,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登高望远,许西宁一个未来!望着边麻沟景区他说:“以前的穷山窝,如今是集近千亩花海、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景区,昔日的土山沟变成网红景点并不是发展的终点。我们还要通过‘数字乡村’建设,让流量、资源、资金活起来,将大通打造成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通过2016年以来东西部协作项目的落地,大通现在缺的不是项目,而是盘活现有资源。”
如何盘活?李云带领工作组借助东西部合作平台,积极借鉴河南光山县与腾讯公司合作打造的县域数字经济创新平台项目,在大通县成立“国家东西部协作乡村振兴产业创新基地”,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打造智慧城乡一体化发展样板。2021年10月底,在李云的积极促进下,腾讯公司第一次来大通调研;2022年1月4日,双方在深圳腾讯总部签约;2022年2月25日,腾讯生态团队来到大通考察;2022年5月“大通号”上线……
在他的协调下,2021年起统筹安排各类协作资金8660万元,实施18项东西部协作项目。组建青海数字乡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控股的青海数字乡村管理运营公司,引入专业化团队、职业经理人,高效整合社会资源,发挥龙头企业主导市场,落实“数实融合”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创新产业基地,重点赋能建设文旅一站式服务平台、农商智慧化运营平台、城乡建设大数据管理平台、DT3090县域特色品牌运营、柏木沟民宿“树蛙部落”、城关镇不夜城经济、老爷山非遗工坊、大通县博物馆智慧化建设、察汗河生物多样性研学基地智慧化、云基础设施。如今的大通全域实现乡村振兴农业创意升级、文旅融合发展、高端精品民宿的田园综合体等,成为了高原美丽乡村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