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5 2023年8月17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面团揉出甜蜜“大产业”

在青海塞奇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塞奇烘焙”)十万级洁净车间内,面点师们在生产线上忙碌着,饧发、烘焙、质检、包装……

加工间内烤箱里正在烘烤着面包,一团面慢慢膨胀变至油亮金黄,散发出奶油和小麦的香甜。

从一块小面团到门店里的各类面包、糕点;

从2010年的第一家塞奇西饼店,到如今遍布青海乃至甘肃的“塞奇烘焙”75家门店;

“塞奇烘焙”已成为青海人家喻户晓的烘焙品牌。

在今年塞奇烘焙“半年报”中,公司在销售业绩、品牌推广、市场拓展、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上半年销售任务达成率90%,较去年同期增长25%,成为实至名归的甜蜜“大产业”。

“塞奇式速度”领跑青海烘焙行业

坐落于西宁生物科技产业园区食品保健品集聚区的烘焙文化观光工厂,是青海塞奇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金爱玲,向市场的大手笔投入,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落实的大本营。

翻看公司纪念册,记者仿佛看到了金爱玲创办塞奇烘焙的过往点滴……

金爱玲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面包生产员。从学徒到正式员工,公司高级面点师,生产部部长、采购部部长,直到厂务部副总经理一职,这一干就是二十年。

在遇到同是烘焙人的豆方先成为爱人后,也随之开启了金爱玲的创业之路——

2010年成立第一家门店,2013年拥有8家门店一家500平方米的小工厂,2016年拥有25家门店与3000平方米的大型工厂,2018年建立了9000平方米的青海省首家烘焙文化观光工厂……员工也由最初的不足10人增加到现在的700余人,随着门店越来越多,也为当地带来了更多就业岗位。

因为是技术人员出身,金爱玲一直把产品质量作为建立企业的核心来抓,在原料加工、搅拌、发酵、制作、烘烤、包装等各个环节,都规定了严格的技术标准和检验标准,在生产的关键环节上,亲自到场指导,亲力亲为,严格落实质量管理制度。

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公司一直在寻求更好的发展之路。“我们先后研制开发了适合追求健康人士食用的杂粮类产品,以及适合糖尿病人食用的无糖类产品。”金爱玲说。

用青海特色做出青海人自己的糕点

每当看到自己整洁明亮的店铺,看到店员认真介绍产品,看到孩子们津津有味享受美食,听到进店的顾客们认可塞奇的品质时,金爱玲的心里感觉无限温暖。

一路走来,金爱玲深知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也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

“从青海起家,就要利用青海特色,打造青海人自己的面点特色。”金爱玲拿起一块面包介绍,塞奇烘焙用青稞、枸杞等青海特色原材料打造了多款式糕点。从2018年至今不断开拓创新、升级品牌形象、提高产品品质,每年在品牌建设方面投入资金约100万元。

多年来,塞奇烘焙参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用爱心回报社会,已为各项公益事业捐赠物资共计280余万元。

而塞奇烘焙始终秉持着用良知精制好产品,用美食幸福一座城的经营理念,带领塞奇烘焙快步成为青海烘焙行业的翘楚。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食品的健康、安全、营养等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金爱玲经常聘请行业优秀人士前来指导技术,也会时常派遣研发技术人员到上海、北京乃至韩国、日本等烘焙行业发达的国家地区参观学习,这才使公司的技术、管理都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让塞奇烘焙遍布全国领跑行业

“‘民营经济31条’条条是干货,条条写在了民营经济人士的心坎上。”前不久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让金爱玲吃下了“定心丸”。

“详读《意见》的内容,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党和国家鼓励民营经济、提振市场信心、发展国计民生的举措,让我备受鼓舞。”金爱玲说,这是真正帮助民营企业在“方向上解惑、发展上解忧、环境上解压”,是民营企业在发展攻坚阶段得到的重大利好和最强助力。

“好政策好环境成就好企业。按照《意见》指引的方向,公司明确了下一步发展的目标:打造‘塞奇连锁品牌’,让塞奇烘焙遍布全国,成为中国烘焙行业的领跑者。”金爱玲说。(记者 张弘靓)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