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州宣)通过多年持续监测与科学保护,海北州普氏原羚野外种群数量从不足200只增加至3000余只,指示性物种水鸟种类突破100种,湿地关键性物种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恢复到11.41万吨。
近年来,海北州把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作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州创建六个示范建设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成立祁连山国家公园祁连、门源两个管理分局,7个管护中心和29个管护站点。以青海湖国家公园创建为契机,海北州成立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刚察、海晏分局,并在沙岛、哈尔盖挂牌成立两个保护站,全面提升青海湖北岸生态环境综合执法能力。海北州18个生态管护站挂牌成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站,并在祁连山国家公园核心区和大通河流域设立7个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联络站。
海北州建立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联席会议制度,多环节、多领域、多角度强化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执法监管。以祁连山国家公园长期科研基地为中心,海北州率先建立祁连山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建立我国西部第一个以生物多样性科学综合研究平台为主要功能的森林动态监测大样地,有效提高了祁连山国家公园监测感知能力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能力。
目前,海北州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69.25%,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丰硕成果,野生动物有雪豹、普氏原羚、荒漠猫、马麝、草原雕等300多种,野生植物有88科406属1276种。近年来,祁连山国家公园海北片区成为全世界最容易“邂逅”荒漠猫的地方,“五只雪豹”“五只荒漠猫”“六只兔狲”“五只猞猁”同框的世界罕见画面先后在海北亮相,雪豹、普氏原羚是海北州旗舰物种,海北州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普氏原羚之乡”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