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海晏宣)今年以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拓宽农牧民就业增收渠道,促进城乡劳动者特别是农牧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海晏县就业服务局将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满足了群众就业“离家近”的需求,让群众在就近就业中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线下调研“找好路”。加大招聘频率,满足群众用工就业需求。联合民政、总工会、乡村振兴等部门先后组织开展就业岗位推介会、“春风行动”“助企暖企”、民营企业推介会等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16场次,向广大求职者介绍用工需求、务工常识、政策解答等,累计对接推介海晏县内岗位有需求企业5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1300余个,主要有服务、后勤、销售、文秘等岗位,达成就业意向95人。开展了“送政策、送岗位、送补贴、送培训”等“四送”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为外出务工者免费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同时,发挥零工就业岗位推介窗口的作用,广泛收集县域内各企业用工需求,做好企业和劳动力之间的供需对接,进一步提升劳动力转移就业水平。
线上服务“搭好桥”。为全力做好招聘活动取得实效,海晏县就业服务局充分利用海晏就业创业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向全县广大求职者、创业人员、各企业发布县内、省外各类招聘活动公告,建立微信群,详细标明企业名称、岗位类型、岗位要求、相关待遇、联系人员等网上求职服务意愿,着力打造“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的线上招聘服务活动。截至目前,网上发布省外、县内就业岗位246条信息,平台访客量超过1000余次。同时,加大对外出务工和脱贫致富典型事迹的宣传报道,帮助农牧区劳动力不断更新和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集中开展“开好头”。制定了《就业数据统计工作机制》《企业用工服务保障机制》,使乡镇、乡村振兴、就业等部门实现了数据实时共享。持续更新完善劳动力就业信息台账、脱贫人口中有劳动能力人员信息台账、脱贫人口中未就业人员信息台账、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台账和企业用工需求“五大”台账,及时更新就业信息动态收集、动态发布,着力解决“企业用工荒”和“劳动力求职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