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牧业看祁连,祁连山下好牧场。”地处祁连山下的海北州祁连县,拥有1409万亩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有机认证草场,为祁连牦牛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栖息环境。虽然坐拥大片祁连好牧场,但面临种群和草地退化等困境,祁连牦牛产业发展也遭遇到了瓶颈。
为了稳住在青海名牛排行榜中的“一席之地”,祁连县政府立足产业发展特色,通过创新产业体系,探索良种培优方式,拓展国内外中高端市场,走出了产业与口碑双丰收的发展新步态。
加快祁连牦牛品种培优
牧区草场广袤无垠,很长一段时间里,牦牛繁育几乎都是自繁自育,“近亲繁殖”现象十分普遍,以致缺乏种群串换,无法培育推广良种,出现种群退化。
为此,祁连县加快祁连牦牛的品种培优,形成“中心﹢基地”“繁育﹢保护﹢销售”良种产业体系,以达玉牦牛良种繁育场为基础,大力实施牦牛核心群组建,祁连牦牛良种化不断取得新进展。从2022年开始,祁连县推进高繁技术,牛犊6个月断奶,让生产母畜恢复期提前,实现一年一犊。
好山好草好水,养出好牦牛
生态良好、水草丰美是祁连县发展牦牛的主要优势,然而在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下,草畜矛盾日益突出。草地退化,导致牦牛的生长环境受到极大挑战,加之青海牧区冬季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冬季牦牛的温饱成为严峻问题。
为此,祁连县严格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健全禁牧减畜和草畜平衡监督管理机制,成立由乡(镇)政府、村委会、管护员组成的草畜平衡工作组,及时反馈草畜平衡区牧户信息。同时,建立县、乡、村、管护员、农牧户五级管理体系,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构建层级管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协同推进的草原生态补奖绩效管理长效机制,草原生态保护与利用呈现出了良性发展的态势。
同时,祁连县以创建“有机绿色农畜产品输出地示范县”为契机,大力推进农牧业绿色化、优质化、标准化、品牌化、效益化、市场化,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实现了新突破。
“我们年平均收购屠宰牦牛2万余头,与县内养殖合作社签订有机绿色牛羊肉收购协议,提高收购价格、解决运费,让牧民增收。”青海祁连亿达畜产肉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冶明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以线上线下共同发力的方式,开拓全国市场,并已向华东地区大市场全面辐射。
为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祁连县引导当地企业在屠宰精深加工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立足小微企业创业孵化园的公共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畜产品精深加工场地,解决生产难题。
(记者 张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