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5 2024年1月25日
专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东地震灾区重建和民生保障有序进行
发布人:海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冶民生

海东灾后重建情况一直牵动着全省百姓的心,1月24日下午,在青海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海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冶民生向新闻媒体详细介绍了海东市灾后重建和民生保障情况。

据冶民生介绍,经过日夜持续奋战,房屋鉴定、群众安置、项目梳理、规划编制等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

“我们尽最大努力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已妥善安置80895人,确保所有鉴定为C、D级住房的受灾群众全部安置到位,共设立集中安置点103个,各安置点实行‘点长制’管理。地震造成的196名受伤人员中已治愈出院193名,在院治疗3人均为轻症,所有受伤人员没有一人因伤致残。”冶民生说。

目前海东市已累计向灾区调拨板房、帐篷、床、棉被等生活物资6万余件、其他类救灾物资12.6万余件。灾区各安置点床、棉被、米面油、蔬菜、煤炭等各类生活必需品库存充足、供应稳定,能保证群众温暖过冬。

同时,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制度正在落实。目前已向23户34名遇难人员家属发放救助金,向1740户受灾家庭8111人发放临时救助金,向三个受灾县提前足额发放2024年第一季度低保和特困供养金,确保救助保障对象基本生活不因灾情受到影响。同时,海东市正在向符合条件的受灾群众发放应急救助金,最大限度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冬去春来,灾区群众生产生活也在有序恢复中。据了解,海东市提前谋划春耕备播工作,受灾三县储备各类种子196.42万公斤,完成养殖场(户)圈舍加固维修。目前,民和县官亭镇、中川乡等受灾区域已有符合条件的餐饮店蔬菜店、超市、药店等929家商铺开门营业。灾区371所中小学14.78万名学生已于1月2日全部实现线下复课。同时,通过以工代赈项目吸纳灾区群众805人实现就业;在集中安置点举办15期招聘活动,实现就业172人。

“在灾后恢复重建方面,计划3月份全面开工建设受损房屋,7月底前完成B、C级农房维修、加固工作,10月底前完成D级农房重建工作,12月底前全面完成入住,帮助群众尽快重建家园。”冶民生说。

据了解,海东市超前谋划灾后重建项目,目前已完成海东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实施方案编制。第一批涉及教育、卫生、养老等领域的18个项目已于1月15日全部开工建设,工程总进度已达到26%。第二批计划开工项目正在拟定中,力争条件成熟的项目立即开工、其他项目3月份开工建设。同时,组织开展金田、草滩、赵木川三村易地重建规划及砂涌区综合治理规划编制工作,为受灾影响最大的这三个村庄从根本上防范砂涌地质灾害隐患、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记者 张艳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