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云
面对一件事,别人没怒,你先怒了,就是输了;面对一件事,别人慌张,你却安然,就是赢了。究其原因,即情绪在作祟。
是的,很多人往往不太在乎情绪,但往往被情绪折磨得痛不欲生。如果情绪走极端,就容易偏离方向,轻则自己得病,重则伤及自己或家人。
一个家庭里,夫妻交流的方式决定着孩子能否幸福,孩子长大后找到伴侣能否如意,甚至孩子的孩子能否有出息。这是一个神奇的家风素养——此刻我们的言行,确切地说是我们的情绪,决定了家庭的未来。
妻子在厨房包饺子,一个人包两样馅儿,煮熟后喊我下楼吃饭。饭桌上,她很有感触:以前觉得冤枉,会不自觉地问自己“凭什么我一个人做?”到最后,就会发些脾气,言语难听,一下子就把吃饭的人的情绪搞坏了。于是,活儿白干了,家人也不领情。如今不然,干到最后,笑到最后,为家人服务到最后。感动于妻子的悟道。
以前我也会犯同样的错误,自己干一些活儿就觉得了不起,好像家里人都欠自己的债一样。这样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陋习,其根源即是情绪不稳定。
我们发现,如果一个人是个好丈夫,那他也是个好父亲,还是个好儿子,更是个好朋友、好同事、好领导,甚至到餐厅吃饭也是个好顾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男神?因为他的情绪好,或者叫性格好。所以,人能管控、调和情绪的时候,都会显现得一表人才、稳重大方,一旦因为修养不足而失控,就像河水泛滥一般,那么整个人就被冲得溃不成军了。
譬如,孩子没考好,作为父母有点情绪是正常的,但不可以过火,过火就会起反作用。一旦过火,就容易使人情绪化,人就会控制不好胸腔里的喜怒哀乐,一张嘴就会伤人。
有些人的喜怒哀乐,像一头没被驯化的烈马,一放出去就撒欢、冲撞,不是踩了庄稼,就是踢了孩子。所以,人的情绪是需要驯化和修炼的。
把一张和悦、微笑的脸留给孩子是家长善于管理情绪的表现,培养孩子温润、稳健的性格是家长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