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安排部署,政治站位高,宗旨意识强,发展举措实,与中央、省委、市委精神相契合,与群众意愿相统一,与奋斗目标相衔接,既统筹兼顾,又突出重点,充分体现了坚定的政治方向、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是一个凝聚民意、鼓舞士气、催人奋进的好报告,完全赞同、坚决拥护。
城东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卫东书记参加城东代表审议时的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要求,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要求,紧扣五个中心城市建设,聚焦走在前作表率目标任务,下足预的功夫,做好备的谋划,找准进的方向,兜牢稳的底线,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努力在省市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大贡献。一是坚定不移保护生态环境。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省之大要”,深度融入生态文明高地中心城市建设,全面彻底做好本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高标准完成黄河警示片、黄河体检和省级督察发现问题、省委专项巡视、市委专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销号,持续深化河(湖)长制、林(草)长制工作,常态化、机制化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强化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继续做好城区绿化提升改造。二是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基调,把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把抓点示范和增点扩面相结合,加快建成一批支撑性、引领性项目,不断增强区域发展内生动力。紧盯“一个创新基地、三个中心城市”发展机遇,优化盘活商贸物流资源,整合提升传统批发市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水平,持续扩大“城东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运营规模;发挥区域优势及旅游特色,坚定实施“文旅+”战略,积极培育与夜经济融合发展的消费体系,不断推进文商旅融合全域发展;依托医疗资源优势,布局发展银发经济新业态,在全市打造高原康养之都上先行先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大市政设施、道路隐患、城市自建房排查整治力度,持续增强城区功能、优化城区形象、提高城区综合承载能力。三是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继续实施好各类民生工程,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一体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力做好老旧小区改造,持续强化帮扶济困措施,细化就业优先一揽子政策,继续高质量办好“爱老幸福食堂”,大力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稳步扩大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面,深入推进区域医联体建设和专科联盟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四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深化民族团结示范区创建工作,聚焦有形有感有效,深入实施“三项计划”“十项行动”,扎实推进“中华文化符号”构建行动,深入开展“五进”清真寺活动,探索“石榴籽+”融合发展新模式,持续推动宗教事务“一核多元共治”,努力在全市创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好样板上走在前列、树立标杆。五是坚决守牢守好安全发展底线。认真全面落实省委平安青海建设“十个一”部署和市委深化平安西宁建设“十大专项行动”要求,切实在守底线、补短板、解难题上下足功夫,以提升预见预判预警预防能力为目标,系统化精准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分析、趋势预测工作,常态化精细化推进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完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健全接访下访、服务基层长效机制,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打好防范化解风险主动仗,全力推动平安东区建设提档升级。六是持续推动党的建设走深走实。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进一步优化社区设置,充实社区工作力量,整合辖区优势资源,深入推动区域、单位、行业党建互联互动,着力构建区域化大党建工作格局。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在急难险重任务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加大对不担当不负责不作为干部的整治力度,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良好环境。持续深化6名领导干部以案促改和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紧盯纠治“四风”不放松,严肃落实“十严禁”纪律要求,不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堤坝,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记者 施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