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9 2024年2月3日
聚焦全市两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挥区域优势 实现新的突破

市人大代表、城东区委副书记、区长 薛翔青

认真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感到深受鼓舞、提振精神。报告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通篇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全面阐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在西宁的生动实践。“一个创新基地、三个中心城市”既体现了全面落实产业“四地”建设的具体举措,还彰显了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重大要求的坚决贯彻,展现了开拓的视野、前瞻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和创新的精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我完全赞同和拥护这个报告。

去年以来,城东区把“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要求贯穿各项工作,以“走在前作表率”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团结带领全区上下爬坡过坎、承压前行,办成了一批事关发展全局的大事要事,解决了一些顺应群众期盼的热点问题。“跨境电商综试区”项目入选西宁市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十佳”典型案例,城东区驻西安招商引资联络处挂牌成立;曹家寨学校、第三幼儿园和养老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完成,全市首家区级老年大学投入运营,20件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办结,“不动产权证办理”等急难愁盼问题有效化解。

与此同时,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态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7.96亿元,同比增长1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6万元,同比增长4.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08亿元,同比增长18.2%;城镇新增就业6765人,争取省财政专项资金9.07亿元,实现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11.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9亿元。市场主体新增6086户,累计达4.8万余户。

今年,城东区将按照省市委全会和省市两会精神,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准确把握区情特点,发挥区域优势,补齐短板弱项,不断在强产业、促发展、保民生、抓治理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第一,持续加强生态文明高地建设。高质量完成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及各类巡视巡察督察整改工作,统筹推进低氮锅炉改造、雨污错接混接点整治和东胜谦信化工地块地下污染修复工作,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生态保护支撑高质量经济发展。

第二,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西宁市跨境电商行业协会落地东区,实施城东区跨境电商产业基地二期建设,建立有机农畜产品交易中心。推进文商旅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夜经济特色街区,谋划都市楼宇轻工业项目,开发独具东区特色的高端“伴手礼”产业。依托全区医疗资源富集优势,系统谋划术后康复服务项目,不断在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医疗康养等产业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第三,持续强化经济发展动力。落实“四个一批”和过“紧日子”要求,梳理谋划66项建设项目,力争完成投资11亿元以上。常态化开展助企暖企行动,加速推动曹家寨片区1号地块招商进度,积极对接省市重大项目落地沙塘川片区,开展“引凤还巢”能人回乡创业服务,做好养老示范基地、医疗救治中心、优质畜产品等优势资源推介。大力发展节会消费,探索定制消费、体验消费、场景消费,不断挖掘“烟火经济”潜力。

第四,持续推动城区精细化治理。探索城市更新长周期平衡模式,统筹老旧小区住宅本体及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全力推进磨南一巷等自建房片区改造。深入推进“有诉必应马上办”创新机制,聚焦社会治理、物业管理、生态环保、交通管理等重点领域民生诉求,紧盯“一比三率”核心指标,强化由点及面、建章立制力度,不断推动数字赋能城市治理。

第五,持续办好群众有感的民生实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加大低保扩围增效力度,试点搭建城东区共富工坊就业帮扶平台。积极推动机构、社区、居家养老融合发展,开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树立名校长、名师意识,健全区级“名优教师”评选机制,提升辖区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全力推动15个小区不动产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切实保障群众切身利益。

第六,持续兜牢安全底线。大力推动王家庄小商品市场和大众古玩城重大消防隐患整改进度,紧盯自建房、燃气安全、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和学校、“九小场所”以及多业态混合经营等人员密集场所,全面开展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和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加大事前问责力度,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记者 施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