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村居亮丽多彩,一条条道路四通八达,一项项产业生机盎然……产业旺、生态美、乡村兴、村风正、百姓富、乡风好的高原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在祁连山下铺展。
让农村更好,群众更幸福!
近年来,海北州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聚焦乡村振兴试点、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等工程,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使命担当、更实的工作举措,高位谋划、统筹推进、精心实施,全州高原和美乡村建设稳步推进。
海北州加强组织领导,为构建高原和美乡村“立柱架梁”。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及时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确保人员充实,责任落实。严格执行党政班子成员联点包片制度,建立健全工作信息反馈机制,压实乡镇主体责任,推动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综合治理”的共治工作格局。建立工作制度机制,成立州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统一领导协调推进全州乡村建设工作。制定下发《海北州乡村建设协调推进机制》《进一步强化乡村建设若干措施》等文件,建立“半月一调度、每月一通报”工作机制,加强对县级乡村建设情况督导调度,适时通报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切实保障乡村建设取得实效。期间,全州共召开调度会10次,发布通报5期,协调督办解决问题20余项。提升乡村内涵品质。制定《海北州乡村建设提质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一规划、二整合、三清三改、四示范”为主要内容,围绕乡村的村庄道路建设、供水保障、垃圾分类集中处理、村庄污水治理、村庄厕所改造、村容村貌等工程建设,聚焦目标、突出重点、持续用力,同时,注重保持提升乡土味道,盘活乡土资源,彰显乡村风貌、留住乡愁记忆的良性态势,努力实现海北州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和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衔接、迭代升级。
明确项目为王,为构建高原和美乡村“添砖加瓦”。紧盯项目建设,积极靠前作为。在历年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基础上,2023年初通过各县筛选上报,初步拟定上报建设村29个,省上最终下达全州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村9个,省级统筹安排财政衔接资金3100万元。在此基础上,各县积极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投入。围绕项目建设,加大申报力度。通过前期摸排调查、部门筛选上报,初步拟定申报居住条件改善项目5360户。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省上下达2023年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任务指标3000户,落实省级补助资金3750万元,同时,多方整合涉农资金,项目总投资达8109.08万元,主要实施农牧民外墙节能保温、屋顶保温防水、被动式太阳能暖廊、庭院整治等居住条件改善工程。
聚焦乡村建设,为构建高原和美乡村“培土筑基”。项目下达后,全州各地按照《招投标法》和村庄建设项目施行简易审批制度要求,严格规范项目实施范围和建设程序,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科学计算倒排工期,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同时,根据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等9个村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等村庄发展差异性和特殊性,按照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的三种类型和建设标准,以补短板强弱项为目标,优化配置村庄基础设施,强化提升公共服务功能,打造村庄环境优美宜居,乡村风貌凸显的美丽乡村升级版。截至目前,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开工建设7个村,开工率77.7%,累计完成投资1016万元,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开工建设2298户,开工率76.6%,实际完成投资2397.7万元。
(通讯员 海北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