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初春的高原,土黄色的大地在湛蓝的天空下延伸向远处。记者驱车来到海南州共和县铁盖乡下合乐寺村,沿着一条干净平坦的村道进村,道路两旁的民房门上还挂着喜庆的红灯笼,文化广场老人们聚在一起聊着家常,孩子们在一旁嬉戏打闹。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又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家更要增强信心、鼓足干劲,今年我们村要实施的项目较多,相信我们村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在村委会里,驻村第一书记陈立宏正在给村民宣讲一号文件精神,村民一边详细地听着党的最新政策,一边探讨着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为了让群众听懂政策、用好政策,陈立宏把书面语变为大白话,把“文件语”变成“百姓语”,让群众听得进、听得懂、用得上,把文件精神转化为发展思路,以实际行动让党的惠民政策落地生根,为群众走好乡村振兴路鼓劲加油。
村民脸上幸福的笑容多了
下合乐寺村是海南州共和县铁盖乡最大的行政村,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村,属于龙羊峡库区移民搬迁安置村,有藏、汉、蒙、回、土、撒拉等群众314户1094人。2018年该村实现了“贫困村”摘帽,2019年实现了全村贫困户清零目标。
如今的下合乐寺村村集体产业有农产品加工厂、藏系羊养殖场以及扶贫光伏发电项目,年收入近百万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走出了一条党建强、产业兴、百姓富、治理优、乡村美的新农村发展路子。2021年荣获了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海南州2022年乡村振兴试点村。
“真是赶上了好时候,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上班就在家门口,上学、看病都不用去县上了,去年村集体经济开始分红,再也没有啥发愁的事了,好好享受现在的生活就好。”村民赵玉峰满脸笑意向记者细数着自己的生活,在赵玉峰家,电视、冰箱、洗衣机一应俱全,屋子里干净整洁,好日子一眼就能看得到。
村党支部书记陈列东主说,自从来了驻村工作队,下合乐寺村一年一个样,2019年8月,联点帮扶单位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落实帮扶资金195.6万元,在下合乐寺村建成了农产品加工厂,还注册成立了海南州盛羚雪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每年可以给村集体经济创造收益近30多万元。
“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看到他们脸上幸福的笑容,我觉得我的驻村工作就做到位了。”陈立宏感慨道。
当好振兴路上“操心人”
产业发展助力全村走上了振兴之路。
“通过全体村民和前任驻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合乐寺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走出了一条党建强、产业兴、百姓富、治理优、乡村美的新农村发展路子,被列为全州乡村振兴试点村。”说起这些年村里的变化,陈立宏骄傲地说。
实实在在的产业提升了下合乐寺村村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驻村工作开展以来,作为联点帮扶单位华能青海分公司,派驻的每任驻村第一书记都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夯实执政基础、推动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只有村集体经济发展好了,才能真正帮助全村每一户村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陈立宏告诉记者。
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用力。探索推进“光伏+生态+畜牧业+民生+增收”发展方式,2021年申请政府扶持资金400万元成立“共和广多源羊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开展半舍饲养殖,目前存栏羊1300余只。同时,聚焦村级草场资源不足的实际,华能青海分公司无偿将共和光伏园区五座光伏电站近5万亩光伏草场提供给村集体养殖场和村养殖大户放牧使用,采取“夏进冬出”、放养结合的方式促进养殖业的发展,每年可降低养殖成本约70万元,并积极打造下合乐寺村“光伏羊”品牌,发挥品牌带动效应,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在推动产业延链补链上用力。海南州盛羚雪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建设加工车间、库房、展销厅及办公用房12间1800平方米,主要生产菜籽油、面粉和饲料加工等,生产的“盛羚雪”品牌菜籽油已完成IC质量体系认证,并着力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目前在电商、政府云采购平台及线下实体店进行销售,公司生产的菜籽油年销售量达40余吨。
在调整产业结构上用力。引进投资资金30万元,对村集体闲置房屋改造升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家风情园,使村集体年增收5万元,并通过“四议两公开”,将村集体闲置建设用地流转给养殖大户,以收取租金方式,年增收4万元,让“沉睡资源”变“源头活水”。
“你看,这是我们村集体产业之一的农产品加工厂。”在海南州盛羚雪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门口,陈立宏向记者介绍道。加工厂于2020年8月底全面投入运营,它的建成使下合乐寺村村集体经济有了“造血式”的实体产业,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产业零的突破。
马有福是土生土长的下合乐寺村村民。自小他就开始放羊,放了一辈子羊的他,从2021年开始,因为放羊还领上了工资。“自从有了养殖合作社,不仅生活条件大幅改善,也有了固定收入来补贴家用,现在的生活是以前不敢想的。”马有福对现在的生活很是满意。
(记者 师晓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