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宁亚琴)5月17日,在省检察院、省残疾人联合会、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省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共同推动下,青海120急救平台首次启动了“一键呼救”和“视频呼救”功能。据悉,这是青海省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重要举措,将惠及全市0.7万名听障人士。
“120无障碍信息服务平台正式启用,这是一项非常好的民生举措,解决了听障人士特别是老年人无法独立进行120报警的难题。”在体验了该平台的便捷后,省聋人协会主席杨向东说。据了解,今年1月,省检察院工作人员在调查走访中了解到,省内120急救平台仅可通过拨打语音电话实现紧急呼救,因此省检察院会同省残联和省卫生健康委,多次走访省120急救中心,针对急救平台逐步启用语音、大字、盲文、一键呼叫等无障碍功能等问题进行多次座谈、磋商,就多部门协调联动、协同履职,有效保障弱势群体享受平等社会服务的权利达成一致共识。省120急救中心专门组建项目研发小组,经过三个多月的系统研发、安装调试和反复测试,实现了“视频呼救”和“一键呼救”功能的上线运行。残疾人、老年人和危重病人等弱势群体,在急需救助的危急情况下启动“一键呼救”等功能后,即可实现便捷呼救和位置定位,为缩短施救时间安装了“快捷键”,消除了无障碍服务“空白点”。“西宁市所有二级以上医院全部是该平台的站点,总共有20家医院可在15分钟内实现120急救。”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孙海宁介绍道。
下一步,省检察院、省残联、省卫生健康委和省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将继续从民生视角出发,逐步扩大“一键呼救”和“视频呼救”功能在全省各市州、县区120急救平台的适用范围,更好地推动弱势群体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以城市“无碍”赋能社会“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