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柳
我刚参加工作在一所乡村中学任教时,学校有个小小的图书馆。在学校的所有岗位中,能登上讲台,是高大上的,唯独图书管理员岗位,有点儿不受人待见。这个岗位似乎很清闲,所以在很多人眼中,觉得在这里干不出什么名堂,会把人呆废了,而且晋级、评职称都要排在教师岗后面。于是,管理员干得也不怎么安心。老师们去借书,管理员见了总是显出羡慕的神情。后来,有位老师调走,管理员终于被调去顶岗,离开了小小的图书馆。此后,图书管理员岗就成了空缺,因为没人愿意接替。我再去借书时,便见大门紧锁,从此就闭门谢客,再也没有开过。
有个作者曾讲过,少年时常去图书馆借书,管理员阿姨问他:“这么喜欢读书,将来长大了想当什么?”少年回答:“像你一样,当图书管理员。”管理员说这个理想没出息,应该当科学家。
我虽然没有萌生过当图书管理员的念头,但对这位作者的理想却多有理解,也感同身受。记得上大学时,每次去图书馆,见管理员表情庄重,履职严肃认真,就觉得他们的工作非常崇高,有一种使命感。所有的图书杂志,所有的知识,都要经过他们传递到我们手中。在知识成为力量这个过程中,他们充当着重要角色。所以,每次从他们手中接过图书时,我都是双手接捧。在乡村中学那个小小的图书馆,我对管理员那张书桌,那张座椅,也是心生羡慕,虽然很多人漠视这个岗位,但在我心目中,那个岗位很神圣,那个座位就是神圣的宝座。如果有一天让我坐在那里,我一定会坐稳,不离不弃。
我还认识一位中学图书馆管理员。他把众人眼中这个平凡的工作干得风生水起。除了面向师生借阅图书外,他还主持开辟了第二课堂,向同学们传授版本、装帧及古籍修复等知识。一些学生在报考大学时选择了图书馆专业,成为图书管理和研究的后继人才。这位管理员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干到光荣退休,才与图书馆依依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