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4 2024年8月26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西宁到“粤港澳”,高原冷凉蔬菜之旅
——西宁打造“四个明星单品”系列报道之二

初秋的高原,天气愈加凉爽。田野里,成片的蔬菜和庄稼逐渐成熟,农民们在地里忙活着,丰收的忙碌和喜悦写在大家脸上。

时下,正值冷凉蔬菜大面积成熟上市的时候,西宁市的各个蔬菜基地里,农民们加班加点忙着采摘、打包、发货,赶着将新鲜的蔬菜运送到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餐桌上。

高原冷凉蔬菜是指适宜在气候冷凉地区夏季生产的蔬菜,其最适宜生长温度在17℃至25℃之间。西宁市冷凉蔬菜产业依托独特的高原气候,昼夜温差大、日照足,产出的蔬菜品质俱佳,不仅是清新可口的健康之选,还带动了地方经济,展现出了产业优势。

近年来,西宁市加快高原冷凉蔬菜基地建设力度,累计打造百亩以上规模化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210个、千亩生产基地41个、万亩示范基地6个,截至目前,冷凉蔬菜输出32.3万吨,产值6.48亿元。主要销往北京、上海、“粤港澳”和“长三角”等地。

前不久,西宁冷凉蔬菜再次传来喜讯。继常态化供应香港后,西宁市冷凉蔬菜首次通过“空运+汽运”的方式,成功进入澳门市场。这一突破,不仅拓宽了西宁冷凉蔬菜的销售渠道,而且让高原乡村振兴之路愈发明晰,西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建设走深走实。

从无人识到名气旺

刚过正午,在西宁市大通县景兴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冷库前,村民们正忙着挑选早上刚刚摘下的甘蓝,经过简单的分拣和包装被分批送入冷库中进行保存,准备第二天一大早运送去福建、广州等市场。

“我们今年种植了600亩的甘蓝,到现在已经销售了100亩,销售价格不错,我们的成本基本回来了。”联合社董事长保吉栋介绍,目前他们种植的“中甘15号”甘蓝主要销往省外,颇受省外消费者的喜爱。

2018年该联合社开始转型,从种植小麦、油菜转为种植蔬菜。现在联合社在省外有自己的市场,有专人负责销售,销售前景不错。

“刚开始外地的消费者只认甘肃的蔬菜,这两年高原冷凉蔬菜名声越来越大,我们的菜在外地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在变大,越来越好卖了。”近年来,一片片现代化的蔬菜种植基地如雨后春笋般在西宁市涌现,这些基地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提升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使得西宁高原冷凉蔬菜在市场上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力。

今年6月上旬,西宁市大通县的500公斤豌豆苗通过航空物流,经深圳文锦渡出关运往香港市场,实现西宁市优质冷凉蔬菜首飞供港,后续优质冷凉蔬菜将持续供港。

听到这个好消息,保吉栋也有了自己的打算。他说,现在西宁市的冷凉蔬菜已经卖到了香港,下一步,他也想把自己的蔬菜送上飞机,送到香港消费者的餐桌上,目前正在对接合适的合作商。

从“小透明”变成“大明星”,西宁高原冷凉蔬菜正在往更加广阔的市场走去……

高原娃娃菜备受外地消费者喜爱

走进湟中啟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娃娃菜种植基地,田里堆满了刚采摘的娃娃菜,十几个工人正忙着分拣、装袋、搬运、装车,现场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湟中区具有高原冷凉气候资源禀赋,加之产地环境无污染,这里生产的冷凉蔬菜在品质、营养、安全、夏季上市期等方面的地域优势和气候优势比较明显,其典型特征在于源自高原超净区的品质佳、营养全、质量安全等优势,体现出了西宁冷凉蔬菜绿色有机品质。

“我们合作社有3个基地,其中种植最多的就是娃娃菜,种了1600多亩,甘蓝种了600多亩,目前长势都不错。”路啟鹏从蔬菜商贩变成冷凉蔬菜种植大户,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积累,种植的菠菜、娃娃菜、西蓝花、甘蓝等品质越来越好,订单越来越多,看着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娃娃菜“立”在田间地头,等待被装车送往全国各地,路啟鹏笑容满面。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几年,种植冷凉蔬菜成为湟中区的特色产业,更是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引擎。截至目前,湟中区已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0.6万亩,其中露地蔬菜7.9万亩,设施蔬菜2.7万亩,蔬菜产量达9.21万吨,产品外销量达2.4万余吨(大葱、西蓝花、蒜苗、娃娃菜、菜薹、菠菜、上海青等叶菜类),销售渠道及方向主要是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以及西安、广州、上海、成都、银川、郑州、湖北、厦门等地。

“我们这里海拔高,娃娃菜成熟需要70天到80天,但是品质比外地的好,菜叶绿内黄,易储存,虫害少,很受消费者的青睐。”说起自家娃娃菜的优势,路啟鹏信心满满。

说起今后的发展,路啟鹏的想法很实在,就是借助西宁高原冷凉蔬菜的名气,拓宽销售渠道,畅销大江南北,让合作社的蔬菜端上更多人的餐桌。

西宁高原冷凉蔬菜走进“粤港澳”大湾区

今年西宁高原冷凉蔬菜屡次传来喜讯。继常态化供应香港后,西宁高原冷凉蔬菜首次通过“空运+汽运”的方式,成功进入澳门市场。

在大通县的一家供港澳蔬菜备案基地内,农民们正忙碌地采摘着高品质的豆苗、紫叶生菜、甘蓝等蔬菜。这些蔬菜经过严格的检验检疫后,被迅速打包装箱,通过西宁曹家堡机场海关的绿色通道,以最快的速度运往香港和澳门。从采摘到送达,整个过程仅用了不到24小时,真正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无缝对接。

目前,西宁市众多生产主体共同联动,按照主要露地蔬菜生产基地出口标准,认定供港蔬菜基地2万亩。西宁市供港澳蔬菜基地的建成,标志着西宁市高原冷凉蔬菜输出迈出了更加坚实的步伐,对推进全市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建设,做强做优绿色高端蔬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打造高原冷凉蔬菜这张金色名片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 师晓琼)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