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4 2024年8月28日
专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芳允
竭诚为国兴 努力不为私

1916年,陈芳允出生于浙江省黄岩区。5岁就入私塾的他,自幼就显示出超强的学习能力。1931年,陈芳允考进上海浦东中学高中部。1934年,他考入清华大学机械系,因对物理课感兴趣转入物理系学习,并受到吴有训、叶企孙等名师指点。

1948年,陈芳允带着世界第一流的电子工程技术回国,在中央研究院生理生化所工作,研制出生物电子学方面的电子仪器设备。1958年,他转向脉冲技术研究,成功研制出国际领先的毫微秒脉冲取样示波器。1963年,他参加论证并提出我国脉冲鉴别器的试制方案,合作研制出原子弹爆炸测试用的多道脉冲分析器,该仪器在原子弹的爆炸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65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陈芳允担任卫星测量总体技术的负责人,陈芳允根据我国国情与国际上技术的发展趋势,带领技术人员大胆实践,反复论证,不仅主持了技术方案的设计,还参加了设备研制和测量台站的建设工作。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由陈芳允主持完成的卫星测量方案非常有效,实现了“抓得住、测得准、报得及时”的目标,在轨道测量精度上与其他国家相比也达到了较高水平,圆满完成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测量任务,为我国卫星测控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陈芳允曾写过两首小诗:“四十京兆一技人,爱研求实不爱名,一称专家已过誉,惭愧国人赶超心。”“人生路必曲,仍需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这正是他的人生写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