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应该在最好的年纪里,做最有意义的事情。志愿者,在奉献中让自己得到锻炼和成长。”这是团市委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副主任陈欣的座右铭。9月3日,当记者见到陈欣时,她刚随同困境青少年帮扶志愿团队进行完家访。回忆起两年的志愿服务工作,陈欣感慨万千。从最初的志愿服务招募组织者到如今成为志愿者的一员,这不仅仅是身份的转换,更是作为一名年轻党员认知的深刻转变,是一个不断成长的历程。
青春因奉献而美丽
“暖冬志愿服务活动”、“3·5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社区青春行动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困境儿童关爱帮扶志愿服务活动、“阳光助残”……大大小小的志愿服务活动中,都能看到陈欣忙碌的身影。她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以星火之名,点燃青春之火,是我们青年一代的承诺,更是我们党员的责任。从志愿服务的大家庭中,感受到向善的力量。”2022年,陈欣刚接触志愿服务工作时,面对全市29万余人的志愿者和631支志愿服务团队,她感到无从下手。志愿活动如何组织?要服务谁?如何安全有序地进行志愿服务?这些棘手的问题摆在她面前,她感到了本领恐慌。在单位领导和同事的不断帮助下,在一次次的工作实践中,陈欣渐渐理清了工作思路。无论是环保志愿服务研学教案的制定,还是联系企业帮助困境儿童,她都事无巨细,用心去做。渐渐地,她对志愿服务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不自觉地投身其中。近年来,无论是西宁市的大型赛事还是文体活动,都能看到活跃在现场的志愿者们。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投入到每一项服务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志愿服务是青春最美的注脚
青春,这个充满无限可能与活力的词汇,总是与梦想、奋斗和奉献紧密相连。在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上,青春的光芒更是熠熠生辉,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温暖了需要帮助的心灵。“志愿服务团队中有一位叫王萍的大姐让我感触很深。二十几年坚守在志愿服务岗位,不求回报,她的事迹让我深受感动。志愿服务,作为一种自愿、无偿地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是青春最美的注脚。它不仅仅是一种行动上的付出,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陈欣说。现在正值西宁最美的季节,在我市各大景区活跃着一支支身穿志愿者马甲的青年志愿者队伍,他们不仅在秩序维护、扶老携幼、文明引导等方面挺膺担当,而且还担负起了美食推荐、景区线路讲解、生态旅游宣传等文旅宣传服务,为来宁游客提供精确、及时、放心的服务。“我有空都要去参与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中,青春的光芒体现在无数个小而温暖的瞬间。它可能是烈日下为行人提供的一杯凉水,可能是寒冬中为流浪者送去的一件棉衣,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汇聚成了爱的海洋,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和温馨。”陈欣感慨道。
志愿服务是青春成长的加速器
开展旅游服务保障活动期间,累计服务游客738000余人次,累计服务11000余小时,为游客提供生活用品等所需物资3万余份;紧急救助高反、低血糖、老弱病残孕等特殊游客3000余人;开展关爱活动85场次、覆盖17213人次;开展“一个鸡蛋的力量”公益活动,为我市69所村级幼儿园发放鸡蛋,共覆盖8000余名幼儿……翻看陈欣的工作日志,这些志愿服务庞大的数据统计背后都是志愿者们辛勤的付出。
“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我学会了责任与担当,学会了倾听与理解,学会了合作与奉献。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更磨砺了自己的意志,培养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经历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中宝贵的财富。”陈欣说。
青春,因奉献而更加美丽;青春,因志愿服务而更加精彩。陈欣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青春的意义,践行着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来,用他们的青春和热情,为社会传递着爱与温暖。
(记者 张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