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琼)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全面了解我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和心理健康服务质量水平,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进一步做好今后相关工作提出有针对、可操作的意见建议,近日,市政协开展了关于围绕“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的专题调研,市政协副主席全武参加。
调研组组织召开了相关单位及政协委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了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卫健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工商联分管负责人介绍“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工作开展情况。
据了解,今年8月,调研组开展了前期摸底工作,了解掌握初步相关情况,并与市有关部门积极进行沟通协商,确定了调研工作开展方向及重点。座谈会后,调研组一行前往青海湟川中学、城北区公安分局、西宁市青少年关护接力站、城西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地进行实地调研。
2023年,我市9部门联合印发了《西宁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西宁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由政法、宣传、卫生健康、发改、教育、科技、工信、民宗、公安、民政、司法、财政、人社、医保、文化旅游和广电、信访、总工会、团委、妇联、残联、工商联、各县区人民政府为成员的西宁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工作领导小组,多部门统筹协调,部门联动,共同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指针对民众的心理需要,在个体、组织、社会、文化等层面,通过公共政策和社会服务等手段为公众提供心理服务,引导社会心态,加强心理建设。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通过调研,委员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充分发挥政协委员优势,深入一线调研、组织小微协商、开展民主监督,为加快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心理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