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4 2024年11月8日
专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宁以走在前作表率的实际行动
懂青海爱青海兴青海
发布人:西宁市委副书记、市长 石建平

当前,青海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西宁要为全省发展大局作贡献、挑大梁,在牢记中心城市定位、扛牢首位责任中真正懂青海,在把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感恩之心、对全省各族群众的赤子之心内化为最真挚的情感和最坚定的信仰中真心爱青海,更加坚定自觉地融入和服务全国全省大局,更加坚定自觉地践行“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工作要求,更加坚定自觉地以走在前作表率的实际行动兴青海。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市委安排部署,西宁以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中心城市为方向,以建设产业“四地”中心城市为支撑,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呈现出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象。

让绿水青山始终成为西宁最大优势最大骄傲

西宁做好“绿”的文章、下足“美”的功夫,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南北山绿化等重点项目,加快创建西宁国家植物园,持之以恒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2023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4个百分点。全国最大装配式污水处理厂——湟乐污水处理厂建成通水。湟水河水质稳定达到Ⅲ类,2024年一季度跃升至Ⅱ类水质,湟水河小峡桥断面水质明显改善,在上半年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变化排名前30位城市榜单中位列第6位。空气质量连续9年领跑西北省会城市,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92%以上。

在生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西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打造符合生态文明高地建设要求的产业体系和高质量现代化园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紧扣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谋改革,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创新基地、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

西宁正在加速集聚优质盐湖科技资源

与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所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支持建设盐湖资源绿色高值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建成盐湖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盐湖生态环境观测、人工智能测试等平台。与省垣高校院所共同组建科技创新联盟,在产业发展上形成以锂、镁、钠、硼、钾等五大细分领域为重点的盐湖资源精深加工产业体系。

背靠青海高质、丰富的盐湖资源,以创新为动力和突破口,从合作交流、平台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充分挖掘盐湖潜能,西宁正在加速集聚优质盐湖科技资源,全力推进盐湖提锂、镁资源综合利用等“卡脖子”环节和薄弱短板领域科技攻关,抢占科技创新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

西宁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以清洁能源为主电源,大力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打造适应大规模高比例能源消纳的高原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

电源侧充分利用全省丰富的风、光、水电优势,把提升绿电比例作为基础性支撑条件,以能源绿色化保障城市各项产业的绿色化。电网侧加快推进主变扩建、以大代小送出工程等建设,不断提升电网承载能力。负荷侧建成三江源国家大数据基地、青海昆仑人工智算中心等8个大数据中心,现有机架数超过1万架,清洁能源利用率80%以上。储能侧做大做强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业,一批具有重大带动和引领作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标志性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稳中有进。

西宁成为旅游热门目的地

今年以来,从社火展演到青超联赛,从明星演唱会到FIRST电影展、河湟美食季,豹街、大新街、下南关街等特色商圈、特色街区持续火爆,“雪豹之都”“丁香之城”“中国夏都”的城市IP深入人心。春赏丁香、夏享清凉、秋览美景、冬沐暖阳,让游客们早早就想来,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聚焦秋冬季文旅热点,还将推出“在西宁”秋冬文旅嘉年华、甘河郊野公园冰雪季、演唱会、音乐会等文旅活动。

用心培育高原高品质农畜产品

西宁立足农畜产品天然、绿色、有机优势,从品种、品质、品牌入手,打造冷凉蔬菜、草莓、食用菌、牦牛明星单品,加快建设精深加工、集散交易、科技创新、质量标准四个功能性中心,有效提升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供给率和外向输出面。40万吨西宁夏菜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和长三角地区,西宁草莓被认证为“中国气候好产品”,输出食用菌4450吨,牦牛肉制品销往全国3500多家商超。建有青藏高原规模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市场年吞吐量200多万吨,交易额超百亿元,已发展成为覆盖青海,辐射陕、甘、宁、川、新、藏等地的现代化大型集散交易中心。

(记者 樊娅楠)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