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瑜)11月28日至11月29日,西宁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一行赴四川省青海商会青海之家服务中心,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人力资源、劳务协作、高校毕业生“组团式”就业创业和职业技能培训等领域协调对接工作,并实地参访成都东软学院、青海供销联社温江展销中心、青海雅君餐饮成都总店等机构,深入调研了解吸纳各类群体就业、开展“订单式”培训、政校企对接交流合作、企业用工需求、大学生就业导向及企业运行机制和公共就业服务建设等情况。
双方通过深入协调对接,达成三方面共识:加强协调对接方面,双方要强化区域间协同合作,建立定期沟通机制,打破部门信息壁垒,实现信息的无缝对接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要科学分析两地人力市场需求情况,及时收集发布用工稳定、待遇较高的企业用工信息、当地紧缺工种和重点企业招工需求,定期筛选、整理合适的就业创业岗位,及时反馈相关信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新质生产力、数字赋能等载体,积极搭建统一的就业服务平台,整合各类就业信息,提高服务的精准度和时效性。优化服务效能方面,双方要不断创新和拓展服务内容,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专属的就业帮扶措施,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岗位与人才的精准匹配。要及时全面掌握劳动者思想动态和就业情况,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加强日常关心关怀,确保各类劳动者安心稳定就业。深化合作交流方面,双方要精准掌握重点企业的用工需求、招工进度、岗位条件等信息,收集适合两地劳动力就业的岗位信息,形成招聘信息清单,发挥用工信息对接平台优势,对转移就业劳动力提供政策咨询、用工指导、岗位推介等精准化跟踪服务。
西宁市就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协调对接公共就业服务不仅是一次跨区域劳务协作的有益探索和深度交流,更是我市学习借鉴成都市政企协会商会合作共促公共就业服务方面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的有利契机。希望两市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密切互动交流,提升服务质量,促进两市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退役军人及各类重点群体高质量就业和人力资源充分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