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南川东路85号院的居民李先生致电晚报热线反映,去年9月份家属院内的超市二楼开了一家生活馆,自生活馆开业后,他母亲和不少老年人纷纷从这里购买了大量的保健品,他担心老人们是受到了不实宣传的误导。同时,也对这些保健品质量心存疑虑。
记者调查
1月8日,记者来到南川东路85号院,在院内超市门口看到了位于二楼的某生活馆招牌。此时生活馆大门紧闭,处于停业状态。生活馆门口张贴着一张春节放假通知。超市老板告诉记者,生活馆自营业后每天人头攒动,前来光顾的不仅有家属院的常住老人,周边小区的许多老人也被吸引了过来。老板说,每当这些老人上楼体验时,生活馆工作人员就会把大门锁上,至于室内具体在经营什么、开展哪些活动,他也不清楚。
随后,记者来到了购买过保健品的李奶奶家中。在李奶奶家里,记者看到了生活馆前期免费赠送给老人们的一些赠品,如足浴包、银质梳子等,还有她在该馆购买的蜂胶软胶囊等保健品。
李奶奶说,去年8月份,经邻居介绍,她开始到院内的这个生活馆做免费的艾灸理疗。在免费体验的过程中,生活馆还会给他们发鸡蛋以及一些其他小赠品,这使得前往体验的人越来越多。之后,生活馆的工作人员会询问老人们的理疗效果,并根据每个人身体状况进行所谓的“上课”,最后按需求推荐购买功效不同的保健品。她今年80岁,除了便秘、睡眠不好外,身体还算硬朗。她在工作人员的建议下购买了能吃一年的蜂胶软胶囊,共花费5940元。
采访中,记者发现老人和儿女们的态度各不相同,部分老人说,希望通过服用保健品来提高自身免疫力,这样就不会给孩子们添麻烦;一些老人表示,他们主要是冲着免费的理疗和赠品去的,对于推荐的保健品,他们怕有质量问题,所以没购买;多数老人儿女认为生活馆就是打着理疗的幌子忽悠老人买保健品……
部门回复
就此,瑞驰社区负责人说,前期他们就接到过居民反映,当时他们就派工作人员去现场了解情况。经了解,该生活馆证照齐全,租期为一年。待生活馆恢复营业后,他们就会联系辖区内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派出所等相关部门进行联合执法。记者 俪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