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国静)要说冬日水果“顶流”,那当属鲜甜可人的草莓。最近,城西区彭家寨镇张家湾村的头茬草莓陆续成熟,抢“鲜”上市。作为距离市区最近的草莓采摘基地,张家湾的草莓大棚,也成为大农场的采摘“主角”,为市民们的“果篮子”增添了一份甜蜜,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前去草莓园体验采摘的乐趣。
户外寒气袭人,张家湾村的草莓采摘园里却暖意融融,或红、或粉、或白的草莓从绿叶中“探”出头来,空气中都弥漫着清甜的果香。地垄间隙,游客们挎着小篮子穿梭其中,精心挑选一颗颗新鲜饱满的草莓,享受采摘的乐趣。从2020年起,张家湾村尝试建设种植大棚,开辟草莓基地采摘新路径,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尝试,张家湾村的草莓基地已十分成熟,不仅能培育出适应本土气候的草莓苗,而且开辟了固定销路,打开了草莓产业的新市场。据张家湾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永安介绍,这两年来,张家湾村紧抓乡村振兴机遇,立足本村的土地优势,建成规模性的草莓种植基地,每年解决本村劳动力50余人,同时也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一份可观收入。随着草莓价格优势不断上涨,以及张家湾村草莓基地种植技术成熟,该村的草莓基地产业不断夯实,也为更多村民加入草莓种植采摘产业、提高村民收入提供了样本。
“我们大棚里的大草莓是去年8月初栽的,11月中旬开始采摘草莓,一直持续到今年6月份。目前是草莓的头茬结果,我们一方面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采摘,另一方面通过线上订单把草莓投入市场,供应市区水果店、超市等。由于我们的草莓品种佳、个头均匀,所以很受中高端市场的青睐。”草莓基地负责人方宝泉说。
近年来,城西区彭家寨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立足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休闲、观光、研学等农文旅产业,在惠农政策扶持之下,彭家寨镇张家湾村盘活本村集体土地资源,结合市场消费需求,引入草莓种植产业,种植草莓大棚22个,实现了资源变资金、资产保收益、集体增实力、农户增收益和产业增效益,有效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