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登】增强“一芯”服务保障“一环多带”功能,豹街、下南关街成为文旅商融合消费新地标,丹噶尔古城获评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央视《三餐四季》让西宁美食走出青海,社火展演、青超联赛、明星演唱会、青年电影展、半程马拉松、秋冬文旅嘉年华引流聚势,城市更具活力,“中国夏都”“雪豹之都”“丁香之城”城市名片更加闪亮。
“一芯”作用显著增强、全季发力秋冬文旅产品火爆出圈、社火非遗好评如潮、文化服务多点开花……2024年,我市文旅经济更显活力,文化自信更有底气,紧扣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中心城市定位,全力以赴促发展、强供给、优服务,奋力开创文旅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在市十七届人大七次会议期间,记者连线了部分人大代表,就我市文旅工作高质量发展进行了采访。
“当前,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文旅融合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文旅融合为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催生出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有力推动了经济增长。”市人大代表、西宁新华联童梦乐园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伟说,作为文旅行业,我们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了新的规划安排,也更加明确了目标,我们将认真按照政府工作报告安排部署,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强活动引流效应,开展农特产品大集、非遗展演、美食嘉年华、海洋文化节、文创大赛等主题活动和赛事,加强“农体文旅商”五业跨界融合,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文旅消费体验。完善文旅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对交通、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游客旅游体验。
市文旅广电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西宁市文旅事业在创新与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在全省生态旅游布局中,西宁市积极作为,主动融入“一芯一环多带”战略,与多地构建起紧密的合作网络。不仅开通了多条旅游专线,还成功举办了一系列推介活动,全力推进青海国际生态旅游集中承载区建设,“一芯”服务保障“一环多带”的功能愈发凸显。与此同时,豹街、下南关街成功转型为文旅商融合消费新地标,丹噶尔古城获评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进一步丰富了西宁的文旅消费场景。深挖四季特色旅游资源,打造出春赏丁香、夏享清凉、秋览美景、冬沐暖阳的全季旅游产品体系,西宁多次荣登热门旅游目的地榜单。特别是在秋冬旅游市场的开拓上,通过精准定位客源,系统梳理147项精品旅游资源,建立特色资源库,并策划6大类61项特色活动,成功举办秋冬文旅嘉年华等活动,实现了旅游热度的四季延续。文化活动同样精彩纷呈。时隔十二年重启的优秀社火展演,吸引了2000余人参与,网络点击量突破1000万,赢得省内外一致好评。此外,“图文博美”智慧四馆建设稳步推进,麒麟湾、南大街城市书房建成开放,市图书馆、市文化馆推出夜读、夜校、夜游、少儿美育等特色活动,西宁市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文旅演艺创新融合成为新亮点,10余场“文旅+演艺”活动成功举办,有力拉动了餐饮、住宿、景区景点全链条消费。
“西宁市作为省会城市,应在‘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打造集旅游数据统计分析集散与对接、旅游路线定制、农畜产品展示销售、文创产品创作体验销售、住宿供应、大型一站式旅游超市于一体的‘旅游港’,并在精品自驾游路线沿线布置‘补给站’,形成服务全省旅游业的网络。”市人大代表、西宁市工程咨询院罗文芳表示。(记者 张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