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登】改革开放添活力。获批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西宁经验在全国推广。
今年市两会期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热议的焦点话题。过去一年,我市医疗卫生事业改革持续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为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关键举措,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统计,目前,全市签约家庭医生的常住居民已达172.59万人,签约率高达69.59%;重点人群的签约率更是亮眼,达到了91.61%,履约率也稳定在94.81%。这些实打实的数据,充分彰显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我市的显著成效和重要价值。
采访中,西宁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孙桂萍介绍,西宁市以“健康西宁”建设为依托,以健康乡村、健康社区、健康企业、健康学校等“健康细胞”建设为基础,根据各医疗机构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合理划分签约服务责任区域,家庭医生以“家庭医生公示牌”的形式网格化,在辖区楼栋、单元门口进行公示,形成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结对帮扶,先进设备送进来,诊疗技术传下来,专家定期坐诊、远程会诊随时开启。过去居民瞧病扎堆城里大医院,如今家门口的基层站点就能解决七八成问题,分流了患者,也盘活了基层医疗资源。目前,821支家庭医生团队积极融入1083个基层治理网格。同时,建立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人群全覆盖“家庭医生七进四送”宣传机制,进一步扩大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率和签约率。
“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签约服务模式,创新签约服务载体,切实做到签而有约,约而有效。今后我们要力争实现‘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模式。”孙桂萍说。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保障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而家庭医生服务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守护居民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通过家庭医生的悉心服务,优质医疗资源得以真正下沉到基层,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切实解决了居民看病就医的“最后一公里”。
“现阶段家庭医生主要由全科医生(执业医师、助理医师)及公卫医生(助理医师)构成,家庭医生原则上采取团队服务形式,主要由家庭医生、公卫护士、公卫医师等组成。以‘家庭医生+网格员’的联合服务模式,切实把签约履约的工作落到实处。每个家庭医生团队通常负责辖区1800名至2200名居民。居民或家庭自愿选择1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明确签约服务内容、方式、期限和双方的责任、权利、义务及其他有关事项。签约周期原则上为一年,期满后居民可续约或选择其他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居民在签约后,将享受到家庭医生团队提供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虎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毛卫平介绍道。
城东区园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马沁武介绍,2024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西宁经验在全国推广,这一成绩让全市基层医疗机构的家庭医生们备受鼓舞、信心倍增。作为基层医疗服务中心,深感责任重大。今后,我们将持续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履约工作做实做细,着重强化团队建设,严格筛选具备扎实专业知识技能、拥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优秀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加入家庭医生团队,不断提升团队整体专业素养;还将全力优化签约流程,有效提升服务效率,确保每一位居民都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聚焦重点人群,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服务,切实履行好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时刻有“医”靠。(记者 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