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2 2025年2月21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宁上榜“避暑旅居”定标城市

本报讯(记者 宁亚琴)夏季避暑,享受自然空调;冬季觅雪,在冰河上打雪仗……跟着气象去旅行,正成为当前旅行新风尚。中国气象服务协会近日发布《中国气象旅游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并首次推出“中国气象旅游综合指数”,公布40个气象旅游指数定标城市,西宁获评“避暑旅居”类气象旅游指数定标城市。

据了解,气象旅游指数由气象旅游资源、游客与产业经济、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性、城市社媒旅游热度等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构成。评选包含气象景观、气候康养、避暑、避寒、冰雪、星空6项气象旅游优势资源。气象旅游指数定标城市‌是指被评估为具有卓越气象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城市。《报告》综合考虑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及全国多种气候类型,以气象旅游的特色及优势资源为主要依据,并结合当地全年气候舒适度及旅游特色,发布了40个气象旅游指数定标城市。西宁获评“避暑旅居”类气象旅游指数定标城市。

近年来,气象旅游已成为旅游经济中增长最快、最富有活力的新方向之一。西宁市属大陆性高原半干旱气候,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为2554.1小时;年平均气温5.0℃,日最高气温36.5℃,日最低气温零下33.0℃;年平均降水量480.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58%,年平均风速1.4m/s。夏季凉爽多降水,夏季平均气温15.1℃,平均降水量357.1毫米,占全年的74.3%,日最大降水量119.9毫米,是理想的避暑胜地,被誉为“中国夏都”,上榜全国十大避暑城市。

气象资源与旅游产业的交叉融合,又让西宁成为国内不可多得的避暑旅居宜居地。近年来,西宁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及不断提升的旅游服务质量吸引着八方来客,旅游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突破。

围绕共建“一芯一环多带”生态旅游发展格局,推动引客入青,发挥流量“芯”担当,新增大连、石家庄等国内城市航线,恢复香港、曼谷等国际(地区)航线,加密成都、天津、太原等冬季热点城市航班,推出省外经西宁航空中转“四免两惠”产品,推出西宁至格尔木、门源区段动车计次票优惠。举办薛之谦、张信哲演唱会、郎朗钢琴音乐会等活动持续引流。依托援青机制,聚焦长三角、京津冀客源市场强化精准宣传推介,吸引援青省市游客来青旅游,打响“山宗水源·大美青海”品牌,培育“雪豹之都”“冬沐暖阳”文旅IP。构建智慧引领,打造发展“芯”平台,联动高效处理旅游投诉,打造全省旅游服务中心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从观光过境游向深度人文体验游的华丽转身。

据悉,2024年,西宁市全年接待游客3185.42万人次,同比增长27.95%,实现旅游收入338.27亿元,同比增长25.01%。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