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6 2025年3月4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满满科技范儿!西宁“机器人总动员”正上演

穿着花袄、挥着手绢、动作整齐,在今年春晚舞台上,一群活泼的人形机器人带来的秧歌舞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你知道吗?其实机器人就在西宁人身边!工厂里的“搬运工”,餐馆里的“服务员”,宾馆中的“配送手”,科技馆的“演奏家”……从生产到生活,从工厂到街头,机器人正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领域中“大展拳脚”,赋能千行百业。

智能化浪潮席卷而来,传统制造业也正褪去“灰头土脸”的外衣,披上“科技新装”。连日来,记者走进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探访智能化转型的企业;来到街头巷尾,走近新型“打工人”,多角度感受智慧的魅力。

工业机器人,我市众多企业中它们在忙碌

这里,每天都上演着令人感叹的“机器人生产”场景。

走进青海百河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生产设备高速运转,各项工序有条不紊。来到铸造生产线,两台堆垛机器人正在专心工作:扶正、翻转、堆垛……银白色的铝锭,使用人力码垛不仅很难码齐,还会给工人们带来不小的负担。如今,车间里引入了2台堆垛机器人,目前的码垛效率由原先的每小时16吨提升至每小时22吨。同时,由机器人代替完成堆垛,工人们只需要完成打包工作,也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搬运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去年,厂区引入了全新升级改造的无人值守称重系统。它摒弃了传统称重方法中的人工参与,通过高精度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实现物体的自动识别和快速称重。“这就相当于给每辆运输车安装了‘ETC’,当车辆经过电子地磅区域时,能够自动扫描车辆及货物信息,并进行称重和实时的数据传输。”该车间负责人介绍道,“原来6个作业点上需要48个人,现在只留下几个巡检人员即可,后期还将逐步减少人力的投入。”

除了生产之外,智能化还体现在安全培训方面。VR行走平台、模拟机械伤害体验、智能触电体验……在该公司今年即将正式投运的安全教育培训基地里,设置了各种各样的安全教育体验区,员工戴上VR眼镜,就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各种安全事故场景,感受向“新”向“智”为安全生产带来的澎湃动力。

巡检机器人为工厂“智慧护航”

“带你看看我们的得力干将!”来到能源动力分厂,负责人向记者说起了车间的新鲜事儿,只见一辆精致小巧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正从它的小房间里缓缓“走出”,开始沿着厂区内的预设路径对生产设备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监测。

这台巡检机器人依托红外线感应功能进行工作,它能够24小时按照预设路线自动巡检。“以往,我们需要拿着手持式设备对各检测点进行人工测温,不仅工作量大,危险系数高,精准度也不够理想。有了这个‘好帮手’,日常的巡检工作轻松又准确,装置的安全稳定也更有保障。”该厂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巡检结束后,巡检机器人会依托智能巡检机器人平台,将结果回传至指挥中心,为后期的检修提供依据。该厂车间共引进了6台巡检机器人,其中2台轮式机器人已经投入使用,4台轨道式机器人还在调试阶段,后期将主要用于检测整流柜二极管的温度及元器件的发热情况等。

据介绍,在各类智能化设备的助力下,百河铝业一年约能节省300万元的生产成本。“未来,我们打算引入更多智能化生产设备,主要用于人员密集、劳动强度大但较为枯燥重复的生产环节,尤其是一些风险系数高的岗位,可以通过机器人来替代。”生产技术部主任程安军说。

企业发展走向“新”赛道

在青海铜业有限责任公司,智能化设备宛如一颗强劲的“动力心脏”,正在为企业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滋滋……”来到电解车间,耳边回响着持续不断的电焊声,一台台电解槽整齐排列,机械臂来回挥舞,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抬头望去,车间上方的多功能天车正来回穿梭。多功能天车不仅能够对电解槽内的铜板实现精准定位,而且大大提升了运输效率,40个电解槽的出装,使用传统办法至少需要3天的时间。如今8小时就能完成。

近距离看,5万吨机械臂挥舞着“手臂”,与全自动剥片机“合作无间”,对阴极铜板进行快速剥离、打包……这台“庞然大物”力大无穷,却又不失灵活。剥离完成的阴极铜板被整齐摆放成摞,打捆后送往成品库生产流水线。以往需要人工操作的分拣、数片、叠片等工艺流程,现在全由机器完成,工作人员只需在监控大屏前对相关生产数据进行检测。据了解,电解车间投入使用的5万吨机械臂属于3轴联动机器人,这是目前有色金属行业中较为先进的设备,比起依靠链条、液压设备带动的10万吨机组设备,它的效率能提高30%左右。

智能制造的新篇章正在开启!今年,青海铜业将在现有自动化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数字化转型。结合智能仓储、智能物流等前沿技术,实现产品转运、仓储等工序的全流程智能无人化运行。“在智能化浪潮下,我们传统制造业也在朝着‘黑灯工厂’的方向努力,以‘智造’赢未来!”青海铜业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孔俊杰说。

机器人就在我们身边

随着机械手指灵活翻转,机器人精准地敲响琴键,一首耳熟能详的《两只老虎》伴着金属质感的韵律萦绕耳畔。在青海省科技馆一楼展厅,5岁的何馨玥正饶有兴致地观看两个机器人弹奏钢琴。“我们每次来都要在机器人前停留很久。展厅里下象棋的机器人、自动贩卖机等机器人,都让孩子激动不已。现在他对这类知识特别感兴趣!”市民李女士笑着告诉记者。

“除了现有的机器人外,在平时的科普宣传中,我们还会开展机器人跳舞等表演。”省科技馆工作人员介绍道。春节期间,穿着醒狮外套的机器狗令参观者喜爱不已;“科技范儿”十足的舞蹈《机器人总动员》中,一群智能机器人卡点精准无误,律动顺畅自如,让围观的孩子们直呼精彩;五四小学、吉的堡幼儿园的“开学第一课”上,机器人与小朋友亲密互动……一场场机器人表演,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也点亮了他们的科技梦想。

在不少餐饮店内,传统的服务模式也正在改变。当白色的送餐机器人平稳穿过走廊,将一盘盘食物送到客人的餐桌旁边,消费者不禁感叹:“现在的机器人越来越智能,既省时又省力。”送餐机器人的普及不仅让工作人员的效率提高了不少,对于“社恐”的消费者来说,也增添一份自在。

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居家日用的扫地机器人,大型商超的导购机器人,银行的智能客服机器人……在未来,机器人还将为我们带来更多超乎想象的惊喜!

(记者 李静 实习记者 文月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