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8 2025年3月21日
综合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东区构建施工噪声治理新格局

本报讯(实习记者 文月婷)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问题,不断夯实声环境管理基础,城东区生态环境局通过优化施工工序指导、强化夜间执法检查、畅通投诉响应机制等措施,推动风险防控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增效,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

城东区生态环境局以“科学降噪、民生优先、施工保障”为原则,构建“昼夜工序分流”管理模式,在保障工程进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生活影响。通过分时段作业,明确工地将桩基作业、土方开挖、重型机械作业等高噪声工序(≥75分贝)调整至日间(6时至22时)集中开展,利用昼间环境背景声较高的天然降噪条件,减少声污染扩散,于夜间(22时至次日6时)限定开展材料整理、设备调试等低噪音作业,并同步采用隔音围挡、减震垫等降噪措施,将声级严格控制在55分贝以下,并提前3日向周边公示施工计划,进一步强化效果运用。

同时,结合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创新工作机制和“环保110”24小时值班制度,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建立“投诉—研判—执法—反馈”生态环境投诉案件快速处置机制。根据群众反映的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问题,对建筑工地是否超范围、超时段等情况进行现场核查,以“现场指导+约谈座谈”的方式,有效解决噪声污染问题。通过对现场分片区式进行噪声布点监测,分析监测数据,并结合现场情况制定降噪措施,帮扶指导建筑工地进行噪声防控。采取“日常检查+夜间突击抽查”的方式对群众反映强烈且反复投诉的案件加大巡查检查频次,杜绝违法违规行为,联合街道、社区、工地负责人和周边居民,以约谈的形式召开座谈会,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实现环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