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师晓琼)今年以来,大通县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开展重点路段机动车尾气排放遥感监测专项行动,通过“科技筛查+精准执法”模式,严控移动污染源排放,推动高原蓝天保卫战取得新成效。
据介绍,全县利用科技手段,高效筛查污染源,启用移动式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运用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实时获取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浓度数据,并同步识别车牌信息,实现污染源的高效精准筛查。专项行动期间,累计检测车辆1641辆次,筛查出43辆超标排放车辆,超标数据即时上传监控平台,为溯源执法提供精准依据,彰显科技治污优势。
同时,分类施策,强化源头协同治理,针对老旧柴油机动车等高污染移动排放源,开展柴油货车、装载机等非道路移动机械摸排工作,开展编码登记工作。向企业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款,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厂内机动车尾气检测制度,鼓励企业加快新能源车辆的更新步伐,逐步淘汰高污染、高排放的老旧车辆,从源头减少尾气排放,助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此外,长效攻坚,推动环境体系现代化,将遥感监测数据纳入机动车排放污染监管数据库,建立重点车辆“黑名单”,持续与交管部门联动,在G227国道等主要通道增设遥感监测点,织密监测网络,加大检测频次,确保高污染车辆无处遁形。针对冬春季扩散条件不利因素,开展柴油货车治理专项行动,重点管控高排放车辆禁止通行,减少季节性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