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3 2025年4月21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省委有部署 西宁见行动
——我市各部门各单位以实绩实效推动“挑大梁勇争先”要求落地见效

时间是常量,也是奋进者的变量。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对西宁提出了“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挑大梁、勇争先,展现省会担当”的工作要求。

省委有部署、西宁见行动。

从会场的部署到现场的实干,我市各部门各单位从本职本责本业出发,坚持凡事从效果上看,树明以效为先的鲜明导向,紧盯目标任务,紧扣时序进度,自觉在“提标、提速、提效”上下功夫,以干一件成一件的实绩实效将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落实落地、见行见效。

定位准 责任清

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坚持对照市委定位要求做到自身定位准、责任清,建立明确的责任清单,研究制定科学翔实的具体落实举措,把责任要求落实到所管所辖、落实到平时、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做到层层拧紧责任链条。

市城乡建设局深入对照《西宁市关于加强系统统筹有力有效推动工作落实的十条要求》,以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机制创新工作为抓手,在全力突破600亿元建筑业产值年度目标任务上挑大梁,在不断强化城建行业精细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上勇争先,在精心推动城市更新改造提速扩面上克难题,在扎实开展城建行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城市本质安全上见成效,在切实抓好规模化集中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项目促进有效投资的具体实践中创新路,在加快整治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助力湟水河水生态持续改善的实际行动中显担当,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浓厚氛围中干事业,持续提升城建行业对全市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

全市卫生健康系统以“挑大梁勇争先”为目标牵引,以建设示范城市、示范项目“双示范”工程为契机,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科学规划,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合理布局,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就医和诊疗格局;强化内涵,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升动力,持续推进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逐步建立起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想在前 干在前

全市各部门各单位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敏锐性、预见性,真正做到想在前、干在前,坚持抓住重点、突出特点、攻克难点、形成亮点,推动本地区本领域工作挑大梁、勇争先。

市城管局在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上持续发力,牵头开展全面打造洁净城市攻坚行动,围绕“基础设施提质、宜居环境提品、城市容貌提档、园林绿化提优、景区环境提级、文明风尚提升”六个方面着力解决影响城市精细治理突出问题,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在巩固提升全市全域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成果的基础上,与周边市州共享垃圾处理设施资源,构建完善生活垃圾跨区域协同处理机制,有效解决环青海湖地区生活垃圾处理难问题。在全省率先引进车巡AI智能系统,实施无人机智慧化运用示范项目,完善构建天地多维一体化的市容环境卫生立体巡查体系,以科技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

市林业和草原局聚焦“实现生态功能最大化”主要任务,编制完成《西宁市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2024—2030年)》《“三北”工程六期西宁市实施方案(2021-2030)》《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等规划方案4类7个,科学构建生态资源保护利用总体布局。坚持规划统筹引领布局,锚定打造“五个之城”目标,聚焦“更加注重提质、兴业、利民”主要任务,坚持扩绿兴绿护绿“三绿”并举,在推动森林草原水库、钱库、粮库、碳库“四库”更好联动上做好“文章”,全力打好科学推进国土绿化三年行动收官之战和“三北”工程三年攻坚行动战,高质量编制“十五五”林草发展规划,聚力打造生态之城,建设生态宜居的高原样板城市。

调研开路 改革破题

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坚持以调研开路、改革破题,主动开展穿透式、解剖麻雀式调研,盯着问题去,奔着问题改,做到不躲不绕、迎难而上,切实推动工作破题破局。

市农业农村局聚焦“夯基础”,持续开展耕地“非粮化”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5万亩。粮食面积及产量稳定在90万亩、23万吨,蔬菜面积及产量稳定在24.7万亩、65万吨,肉类总产量7.5万吨。聚焦“强输出”,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批配中心,运营南京新农集团前置仓,完成冷凉蔬菜输出60万吨、藏羊牦牛肉系列产品7万吨、食用菌0.6万吨。聚焦“兴产业”,申报创建产业集群3个,建设乡村产业村15个,主要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集散率达到60%以上。聚焦“促增收”,实施30个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抓好就业促增收,脱贫劳动力短期技能培训合格率90%以上,雨露计划毕业生就业升学率保持在90%以上,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规模稳定在2.53万人以上。

市民政局以“挑大梁勇争先”为牵引,着力推动西宁市银发经济业态初步形成,制定出台《西宁市爱老幸福食堂可持续发展服务标准工作指引》《西宁市推动“物业服务+养老服务”工作方案》等;全力搭建适老化场景应用;全面梳理各类文旅资源2310项,以市场化方式推出1日游至7日游旅游线路产品125条;全市22家养老机构与35家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所有养老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实现百分百双向签约。

(记者 施翔)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