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6 2025年4月21日
专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零碳园区之考: 工业重镇如何蝶变绿色标杆?

下午2点,记者走进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作为青海首家入选“中国制造业民营500强”的企业,高景的转型之路正是南川零碳园区建设的缩影。在切片车间,智能化设备正将单晶硅棒切割成薄片,而屋顶的分布式光伏板,正为这条生产线提供15%的电力。

数据显示:2024年,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2%,光伏和锂电企业的绿色电力使用率均超70%。这些数据的背后,是一系列硬核措施:青海丽豪的蒸汽回收项目每年可节约2.87万吨标煤,相当于减少7.4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高景太阳能的数字化节能改造,让单晶硅生产电耗降低 15%。

“我们不仅关注生产环节,更注重全产业链的碳足迹管理。”园区经济和科技发展局负责人展示了一份特殊的报告——高景太阳能的组件产品已通过法国ECS碳足迹认证,这意味着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绿色通行证”。截至2024 年,园区已有8家企业获得国家级或省级绿色工厂认证,晶科能源更成为行业首个I型零碳工厂标杆。

在青海泓悦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车间,废钢材经过破碎、分拣,正变成优质的再生原料。这家专门处理光伏企业废料的公司,是南川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我们与丽豪、高景等企业建立了废料回收机制,每年可处理10万吨废钢,相当于减少20万吨碳排放,年回收拆解2万辆报废机动车。”公司负责人介绍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