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3 2025年5月10日
要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物园区:让存量资源变发展增量

本报讯(记者 一丁)日前,走进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牦牛骨提取小分子胶原蛋白肽生产项目施工现场,轰鸣的机器声此起彼伏,工人们在各个施工点位上紧张作业,争分夺秒推进工程进度。谁能想到,一度“沉睡”多年的闲置资产如今重现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项目的重新开工正是生物园区盘活闲置资源、将“资产存量”变“发展增量”的一个生动缩影。

据悉,“半拉子”项目、土地、房产等存量资源长期闲置,是近年来不少地方面临的发展难题,盘活这些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既是“稳增长”、又是“防风险”、更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抓手。近年来,生物园区把盘活闲置资源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全面摸清、分类盘活”为目标,制定僵尸低效企业、“半拉子”等项目包保工作方案,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做大做优增量,提升存量资源再利用价值,激活园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面对难题,生物园区管委会主动作为,积极盘活存量资源,成功引进青海宏泰水利水电工程公司,以代建模式推进青海国肽生物科技公司停止施工的牦牛骨提取小分子胶原蛋白肽生产项目。该项目专注于生物活性肽产品开发,依托青藏高原特有的牦牛、青稞等生物资源,采用国际领先的酶解技术实现胶原蛋白肽的规模化生产,推动高原生物资源精深加工向价值链高端延伸。项目占地50亩,投资约5500万元,预计年内建成投产,达产后,年可新增产值6000万元以上,增加就业50余人。如今,随着项目的复工建设,不仅意味着企业发展迎来新的转机,更彰显了生物园区破解发展难题、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政策扶持与服务保障工作,着力破解政策落实中的堵点难点,因地制宜推进低效用地及闲置资源盘活,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针对牦牛骨提取小分子胶原蛋白肽生产项目,我们将建立全流程动态跟踪服务机制,实时掌握并高效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提升企业获得感,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全方位推进项目加快建设,确保早日建成投产、发挥效益。”生物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