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返回首页 标题导航 版面导航 版面概览  
A06 2025年7月9日
专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生为本 细微处筑牢“幸福基石”

【镜头一】大通护工:小技能撬动大市场

“在南京医院重症监护室,我干的是护士的活,月收入超6000元。”大通县护工刘霞的故事,是“大通护工”品牌崛起的缩影。这个涵盖母婴护理、医疗陪护等6个重点领域子品牌(包含医疗护理员、育婴员等10个工种),通过“免费培训+就业输送”模式,于今年年初在南京举办“大通护工”品牌推介会,首批26名护工赴南京参加岗前培训,10名学员已在江苏省第一人民医院等机构稳定就业。

【镜头二】湟源县人民医院:医疗升级守护健康

走进湟源县人民医院,气派的门诊大楼、整洁的就医环境、齐全的配套设施让人眼前一亮。“正是在东西部协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才顺利搬进新大楼。如今,患者的就医环境、就医流程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医院工作人员杨春意介绍道。东西部协作资金投入300万元购置了进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填补了湟源县医院介入治疗领域的空白;投入了1300万元购置64排螺旋CT及相关辅助设施,两年多来服务8万余名患者。目前,该医院已建有16个省市级重点学科,在全省县级医院中位列第一。

【镜头三】湟源县城关第一小学:教育帮扶点亮希望

“我们与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六合区双语小学建立结对关系,41名教师与南京21名优秀教师结成帮扶同伴圈,随时开展线上指导与探究。”湟源县城关第一小学校长薛忠介绍。依托东西部协作教育帮扶机制,江苏苏美达集团有限公司捐赠了1152套校服,150名贫困学生家庭得到资助,215名民族团结好少年获表彰,88名学生赴南京研学,15名教师到南京跟岗学习,学校还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上一篇  下一篇